《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二孩家庭及即将要第二个孩子的家庭。

《二孩时代》作者年度力作

生了二胎,我们的爱就会减半吗?

计划要二宝,如何给大宝做心理建设?

二宝出生后,如何保护大宝的感受?

两个孩子同时需要妈妈怎么办?

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这些,而弟弟妹妹有?

如何引导二孩良好的相处模式?

孩子们一同挑战家庭规则怎么办?

二孩间的冲突何时开始频繁?

内容简介

这是《二孩时代》系列的第二本书,源起于《二孩时代》出版以来读者们与我的众多互动。他们在“二孩时代冯颖”微信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在课堂中向我提问,当然也有很多我内心的疑问!

这些问题开启了一扇大门,让我们进入了更为广阔的二孩世界!我终于可以跳出和杭杭睿睿的小小世界,来到如此多二孩家庭所构成的真正的“二孩时代”!原来我们的问题是如此的相似,我们为大宝的安全感担忧,我们为两个孩子的嫉妒冲突头疼,我们为如何在两个孩子间寻求平衡伤脑筋,我们为如何成为更好的妈妈而挣扎!

不要拒怕所有的问题,它们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无比的世界!我们所有的自责、愧疚、迷茫、着急,正是我们觉醒的原动力!那些低落、无序、混乱、抓狂的日日夜夜,也正是生活开始改善的起点!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它才有被处理的机会!

我们要对未来的二孩父母们说——虽然二孩的路上有苦有乐,但你会有众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用耐心、爱心、勇气,坚强地走下去,你会收获满满!二孩时代,你拥有的不只是两个孩子,而是更多的幸福!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就是如此!

作者简介

育儿,是一门需要预习的人生功课!

章节目录

前言 一切都值得!

父母篇——自我成长

002不做完美妈妈!

007“我听到了我心里的声音!”

014“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

019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

028为什么我的耐心不够用了?

030如何看待孩子的哭泣?

034先面对感受,再解决问题!

039看到孩子的需要!

042亲子家教书怎么选?

044育儿,是一门需要预习的人生功课!

父母篇——二孩父母

050二孩妈妈的心态准备

055生了二胎,我们的爱就会减半吗?

058忍不住的比较

062当我们心力交瘁时,最应该做的也许就是爱自己!

066我的二孩生活乱成一锅粥

069接纳嫉妒是妈妈的功课

072妈妈的亏欠感!允许我们不同形式的爱!

075两个孩子同时需要妈妈怎么办?

078对待老大简单粗暴怎么办?

080妹妹强势哥哥弱,怎么办?

083请给父子之情多留一些空间

086二孩妈妈的事业如何继续?

089独生子女家长如何迎接二孩挑战?

手足篇——大宝

092为什么大宝不愿让父母生二胎?

096生育二宝,需要询问大宝意见吗?

101老大,就该有老大的样子?

104计划要二宝,如何给大宝做心理建设?

107怀老二,黏人的老大怎么办?

110二宝出生后,如何保护大宝的感受?

113如何平衡大宝的心理?

116大宝尿床、想吃奶怎么办?

118大宝为什么对二宝的喜欢有条件呢?

121如何重塑大宝的安全感?

123如何让大宝体会到有二宝的益处?

125为何大宝变霸道了?

127如何让大宝接纳小宝?

130大宝的嫉妒大爆发

132老大不愿分床怎么办?

135鼓励大宝维护自己的权益

137如何回应大宝的抱怨?

139凭什么我总要上课,而妹妹不用?

142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这些,而弟弟妹妹有?

145跳出二胎背景看问题

手足篇——二宝

148三岁,弟弟来刷存在感!

152二宝性格懦弱怎么办?

154是不是二宝会更有心机?

156学来的欺负

158二宝爱告状怎么办?

161如何处理二宝对大宝的打扰?

手足篇——二孩相处

164弟弟摔倒之后……

167摩天轮之困——当我们遭遇两个孩子的分歧

175当孩子们打架时,愤怒的究竟是谁?

179停止帮倒忙,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183为什么手足间的冲突无法避免?

187二孩间的冲突何时开始频繁?

189孩子争抢玩具时,成人怎么做?

192在孩子的冲突中,成人何时需要介入?

194如何引导二孩良好的相处模式?

196规则与责任感

199孩子们一同挑战家庭规则怎么办?

201孩子生病需要隔离吗?

203两个孩子分开带

隔代养育篇

206反思隔代抚养,惭愧!感恩!

209为什么妈妈和姥姥之间常有冲突?

213如何处理老人的干涉?

215老人干扰父母给孩子建立规则怎么办?

218老人总是护着小宝怎么办?

221被触动的心——源自二胎父母的反馈

229附录一:与中学生聊二胎

237附录二:《2015二孩养育报告》

253附:我国生育政策大事记

255致谢

256参考书目

《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是2017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冯颖。

得书感谢您对《《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好妈妈不吼不叫读懂儿童敏感期 电子书
引导父母正确认识孩子敏感期的行为表现,放松情绪,温和地与孩子一起面对成长中的每一个小小挑战!
围棋对杀二选一从入门到精通(级位篇) 电子书
围棋入门基础教程,零基础掌握对杀技巧,带你打开围棋之门。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电子书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没有一个家长不想培养好孩子。可孩子怕的是妈妈的唠叨。所以,作者提出“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是说教,需要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按照其中的规律去做。美国的心理学家根据研究发现,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儿童时期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人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6步 12招=5个好习惯。   每一章都有“教你一招”,全书家长提供12种妙招,采用6个步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懂尊重、富爱心、能负责、会自理的五个好习惯。   而以下六步,就是培养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 ,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读完此书,请家长们要做到这点:千方百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有准备的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不急不躁上小学 电子书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一年级什么样?一年级如何学?500多种方法,帮你解决“小一难题”,让孩子爱去学校爱学习。
和儿子一起成长.1 电子书
    畅销300,000册的中国亲子教育经典   “顽皮男孩”到“剑桥博士”的零压力成长实录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杨文   倾情分享触动万千教师、家长心灵的教子心得   孙云晓、张越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