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娓娓道来,和读者游观云影天光,宛在潇湘画里行。
内容简介
“潇湘”指“清深的湘水”,又是“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泛指湖南。
“潇湘八景”为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以及渔村落照。北宋“潇湘八景”画题,催生了“西湖十景”“北京八景”等各种地方景观。
本书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探讨“潇湘”山水的诗情与画意。作者亲身探访“潇湘”地域,梳理宋代以降的“潇湘八景”文本,结合丰富的文学与美术作品分析“潇湘”山水诗画的文学意象、文化空间和抒情底蕴,并对其在东亚的传布和演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衣若芬,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前中文系主任(2014—2016)。新加坡《联合早报》特邀专栏作家。新加坡政府注册社团“文图学会”荣誉主席。央视纪录片《苏东坡》海外讲述人。曾经任职台湾大学、“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等。受邀于美国斯坦福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讲学授课。策划主持多个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及学术研讨会。研究领域为“文图学”、苏轼研究、东亚汉文学与文化交流等。出版过学术专书9本,包括《云影天光:潇湘山水之画意与诗情》《游目骋怀:文学与美术的互文与再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山水的名字
第一章 潇湘八景
一、追寻“潇湘八景”
二、制造文化记忆
三、人在潇湘画里行
四、董其昌的错爱
五、结语
第二章 “潇湘”山水画之文学意象情境探微
一、前言
二、“潇湘”的语义文化谱系
三、恨别思归:潇湘文学意象情境之一
四、和美自得:潇湘文学意象情境之二
五、结语
第三章 阅读风景
一、前言
二、“八景”概念的酝酿
三、苏轼与宋迪《潇湘八景图》的创作
四、潇湘八景图与苏轼文艺思想
五、结语
第四章 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的地理概念、空间表述与心理意识
一、前言
二、“潇湘”的实质地理与文化地理
三、具现或象征:“潇湘”山水画及其题诗的创作与解读方式
四、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的空间表述与抒情基调
五、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的视觉心理
六、结语
第五章 漂流与回归
一、前言
二、“潇湘”山水画之“在地化”与“抽象化”
三、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的内容
四、漂流与回归
五、结语
第六章 浮生一看
一、前言:千古神物
二、渔唱潇湘
三、看“画”禅
四、浮生一看
五、结语
第七章 玉涧《潇湘八景图》东渡日本之前
一、前言:两枚印章的“异境”之旅
二、三教弟子:玉涧或鲜于枢
三、鲜于枢的三教因缘
四、映照的文本:玉涧与鲜于枢父子
五、结语
第八章 无边刹境入毫端
一、前言
二、再探玉涧
三、潇湘八景图的禅意化
四、世间宜假不宜真
五、玉涧《潇湘八景图》题诗解读
六、无边刹境入毫端
七、结语
第九章 “江山如画”与“画里江山”
一、前言
二、地方八景(十景)的出现
三、西湖十景图与嘉禾八景图
四、“情景交融”与“以景代情”
五、“江山如画”与“画里江山”
六、结语
第十章 旅游、卧游与神游
一、前言
二、明代“潇湘”山水画概观
三、明代文人题“潇湘”山水画诗的内容
四、旅游、卧游与神游
五、结语
后记 行在潇湘画里
主要参考书目
云影天光:潇湘山水之画意与诗情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衣若芬。
得书感谢您对《云影天光:潇湘山水之画意与诗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