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以性别为视角,以口述史为方法,记录和研究生活的历史和变迁,反映其对个体生活与命运的影响。

内容简介

她们原本住在云南或广西,未成年或成年不久就被拐卖、拐骗到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成婚,成为异乡人。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拐卖、拐骗妇女口述访谈实录,本书较全面、深入地呈现了拐卖人口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国内跨地区被拐卖拐骗人口,深化相关研究,推进“反拐”行动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作者简介

作者王金玲,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王金玲研究员长期关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底层社会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社会行动,首先在全国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如建立妇女生育基金、将“打拐”转型为“反拐”、社会—心理—医学新模式赋权性服务妇女等,有的已成为国家政策,有的已被实际部门采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评为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第一批)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她所带领的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已在国内社会学界居于领先地位、浙江省妇女与家庭研究中心被定为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第一批),被美国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协会吸纳为国际团体会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CLR访谈记录

DSH访谈记录

E访谈记录

FGY访谈记录

FLF访谈记录

GJQ访谈记录

HKY访谈记录

HXF访谈记录

HXH访谈记录

HXQ访谈记录

HXZ访谈记录

LDL访谈记录

LXM(1)访谈记录

LXM(2)访谈记录

LCZ访谈记录

LXZ访谈记录

LYH访谈记录

LZL访谈记录

PZJ访谈记录

YJM访谈记录

YJP访谈记录

ZXS访谈记录

附件一 相关人群访谈资料

附件二 访谈提纲

后记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金玲。

得书感谢您对《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朝不保夕的人 电子书
每一个生存不稳定、看不见未来而只能活在当下的人,都正在滑落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是谁?为何如此?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他们?★《不稳定的无产者》(ThePrecariat)简体中文版迟到12年终于面世★理解全球化市场中劳动者悲歌的必读之书★让全球打工人无比共情的劳动研究力作★2011年英文原版出版至今,重印近40次★全民基本收入倡导者、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代表作◎盖伊·斯坦丁常年研究“朝不保夕的人”(precariat,也译为“不稳定的无产者”“岌岌可危阶级”“危难工人”“危产阶级”“流众”等,是劳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本书汇集了他的研究精华,是他首次深入剖析该群体的著作,初版于2011年,正值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而此次引进的是2021年新冠疫情特别版,斯坦丁撰写了长达上万字的新版序言。◎本书首次出版以来,学界围绕“precariat”的概念争论不休,将“precariat”称作一个“阶级”或许仍有待商榷,但斯坦丁早在2011年就概述的现象和趋势,至今仍能带来启示。当劳动力弹性机制被极大地鼓励和引导,政府和企业为创造就业岗位、释放经济潜能而兴奋的同时,却选择性无视了劳动者社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缺失的现实。◎如今,少数“食利者”除外,包含底层劳动者甚至是普通白领的所有人都被不稳定的劳动和“工作”紧紧束缚着,不敢病、不敢勇、不敢杠、不敢停下来,极度缺乏基本安全感。每个人都可能沦为朝不保夕的人,正是出于这份忧虑,阅读本书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不断带入自身处境的体验。◎占领华尔街运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欧洲国家拒斥移民工人的排外浪潮等事件,反映了相对剥夺感蕞深、蕞弱势的朝不保夕群体在饱受愤怒、焦虑、异化等情绪折磨后而陷入绝望、变得机会主义,转而点燃民粹主义火苗的现实,并助推了更深层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斯坦丁提出,必须正视朝不保夕群体的诉求,警惕社会戾气和民粹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为打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提供了指引。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8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8辑。
刘易斯拐点、农业生产决策与环境效应 电子书
本书研究的是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
社会救助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基于中国15省份38县市的抽样数据 电子书
本书在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社会救助制度和再就业激活机理,特别是在再就业理念的社会救助政策下,政府责任、社会责任和受助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影响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社会救助与再就业激活体系互动机制构建路径。
保卫社会:社会公正与我们的未来(全新修订版) 电子书
中国问题专家、高层智库郑永年数十年观察研究中国的经典之作,带你读懂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