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论稿

金庸小说论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金庸本人认可的三位金庸小说研究者之一、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领军人物”严家炎先生代表作。

内容简介

严家炎先生于199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开“金庸小说研究”专题课,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金庸研究文章,对金庸及其作品进入文学史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即根据该专题课讲稿及相关文章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

作者严家炎,1933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语言文学学科评议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1990-2002),北京市文联副主席(1988-2003),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论鲁迅的复调小说》《金庸小说论稿》《知春集》《求实集》《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初版序言

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文化生态平衡与武侠小说命运

豪气干云铸侠魂——说金庸笔下的“义”

变幻百端笔生花——说金庸笔下的“武”

生死以之痴千态——说金庸笔下的“情”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一、跳出模式,不拘一格

二、复式悬念,环环相套

三、虚虚实实,扑朔迷离

四、奇峰突转,敢用险笔

五、出人意外,在人意中

论金庸小说的生活化趋向

一、出人物

二、出高潮

三、出情趣

论金庸小说的影剧式技巧

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

金庸的“内功”:新文学根柢

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

金庸与大仲马小说的比较研究

我看金庸小说——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演

回忆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

高峰来自思想淬炼与境界提升——金庸作品的魅力和文学养分

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

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

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

金庸小说的杰出贡献——怀念金庸先生

附录一 相关散篇集存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在查良镛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贺词

中华文化的巨大之谜

武侠小说的高层次升华

以精英文化改造通俗文化的“全能冠军”

新的文学革命

金庸答问录

《连城诀》简评

新世纪思想文化之光——读金庸、池田大作对谈录

金庸笔下的大理——1998年4月12日在大理“金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闭幕词

附录二 论争史料存真

以平常心看新武侠

如果这类逻辑能够成立……——质疑袁良骏先生对金庸小说的批判

就《铸剑》与金庸小说再答袁良骏先生

批评可以编造和说谎吗?——对袁良骏先生“公开信”的答复

也算“立此存照”——答袁良骏先生《勿误人子弟,毁我文学》一文

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

20世纪中国的文学革命告诉我们什么?

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观念的改造

金庸小说对传统创作方法的革新

丰厚的文化含量和广泛的艺术借鉴

增订版后记

金庸小说论稿是2021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作者严家炎。

得书感谢您对《金庸小说论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代小说坊·守望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王汉坤在大革命前夜秘密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又与组织失去联系50年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矢志不渝地在湘北王家铺一带唤醒民众、组织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又参加抗日战争,支援解放战争,支持土改,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奋斗不止。小说情节贴近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理想追求。
中国小说史略 电子书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对中国小说考证源流,分辨真伪,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囊括汉人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话本,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引据丰富,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评断允当,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 电子书
莫言之女关于莫言研究的一本作品。
泰戈尔精品集·小说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小说作品《喀布尔人》《邮政局长》《塔利雅》《秘密财宝》等。泰戈尔的小说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赞美人性与真情,蕴含了对下层贫苦民众的深切同情。泰戈尔将诗歌艺术巧妙运用于小说创作,读者能够从本书中领略他诗情画意的语言特色,也能一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社会的风貌。
时代小说坊美女雕像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长篇推理小说,印尼商人哈希文在德国的旧货市场上购买了一尊价值连城的美女雕像,却在归国途中神秘失踪,其妻委托华人侦探刘洋凯展开调查。循着丝丝线索,心思缜密、极善推理的刘洋凯深入当地社区,探访神秘会所,最终获取重要线索,成功寻回哈希文和美女雕像。本书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引人入胜,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其同名电影已获批立项,正在拍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