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中国(修订版)

新乡土中国(修订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刻反应10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2003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是由一篇篇对中国乡村所作的田野调查笔记构成,曾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节--诸如半熟人社会、农民的合作能力、村庄精英的谱系、农民负担机理等等作深入透视,让读者沉浸到乡村中,冲击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促使你去思考,这正是不易察觉的中国经验、中国常识。过去的十年,中国的乡村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计划对原稿做一次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订,答应交给我们再版,以满足市场上对本书的需求。

作者简介

作者贺雪峰,长江学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修订版自序

第一篇 乡土本色

一 半熟人社会

二 村庄社会关联

三 村庄生活的面向

四 派性

五 大社员

六 红白喜事

七 村庄类型

八 村庄的含义

九 村庄共同体

十 人际关系理性化

附: 巨变的图景

十一 农民福利的计算

十二 农民保守的原因

第二篇 村治格局

一 村治随想

二 好人治村与恶人治村

三 权力网络

四 村民代表

五 合作能力

六 村治的难题

七 村民小组会议

八 村民小组的治理

九 模化的权力结构

十 民事纠纷的调解

十一 治理、制度与资源

第三篇 制度下乡

一 抛荒

二 村务公开

三 税费改革

四 唱票评据

五 四荒拍卖

六 土地制度

七 农民收入

八 计划生育

九 合村并组

十 两票制与一肩挑

十一 积极村务与消极村务

十二 农村儿童为什么辍学

第四篇 村庄秩序

一 磨洋工

二 划片承包

三 乡村水利

四 老人协会

五 村民小组长

六 文化与性格

七 动员与分配

八 少数人决定

九 富裕村的麻烦

十 村庄精英的谱系

十一 村民上访的理由

十二 农民抗争的特点

第五篇 乡村治理

一 两委关系

二 党政关系

三 条块关系

四 干群关系

五 乡村债务

六 乡镇财政

七 招商引资

八 小城镇建设

九 村干部的报酬

十 农民负担的机理

十一 积极行政功与过

十二 乡镇体制改革的方式

第六篇 乡村研究方法

一 学术对话的理由

二 实证研究的层面

三 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

附录: 重建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

四 返回常识——以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为例

附录: 阅读农村,阅读中国

五 大理论与中观理论——评《黄河边的中国》的方法

附录: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条

结语 从乡村治理到乡村建设

代跋 我的农村研究之路

后记

修订版后记

新乡土中国(修订版)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贺雪峰。

得书感谢您对《新乡土中国(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革命老区新合之旅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神州第一龙潭——天龙九瀑;“雪水云绿”原产地——天堂与雪水;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金萧支队纪念馆;红色堡垒——雪水、山桑坞、丁家岭;“共军的老巢”——湖田村;民俗文化名村——旧庄;黎明前战斗的主战场——外松山村;千年历史文化古村——里松山等。
王阳明:一切心法(修订版) 电子书
【新版平装全面修订上市】剥除一切外衣,人世间所有的战斗都是心战。全面丰富的阳明传记,权威严谨的心学读本。中国当代著名思想隐士熊逸,沉浸十年力作。不诋毁,不夸张,不曲解,一本让你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大书。著名学者万维钢、「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推荐-【编辑推荐】这是一部个人专著,而与众手编纂有别;如果想要了解王阳明,阅读本书就够了。与纯粹学术的呆板文风完全不同,《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
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重点在理论上系统地介绍“作文三招”——“四个对称”“六根六尘”与“作文八法”。书中范文主要取自中小学生课本中的名家名作,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提出了“对称是文章表达的主流”的新概念;针对当前孩子们在写作中主题不集中、文字不生动等几大问题,提出了较完整的解决方案。
去年的树:新美南吉专集 电子书
《新美南吉专集》选取了新美南吉代表性的作品,共分四辑:春的明信片、小狐狸的礼物、成长的烦恼和心上的月亮。其中,《小狐狸买手套》《花木村与盗贼们》《去年的树》《一张明信片》《拴牛的山茶树》等都是闻名于世的经典之作。本书由作家徐鲁作序并导读,诗意的导读流淌在新美南吉纯美的田地,唯美的情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写。
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修订版) 电子书
重温黄金十年民国文坛旧貌,领略民国学人的学识、风度、胸襟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