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决策的过程——现实主义进路的解说

司法决策的过程——现实主义进路的解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法学、政治学研究者、学习者以及国家机关、司法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也适合于具有法学、政治学兴趣,特别是关注国家权力监督制约问题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实中国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及民主政治的进程为主要背景,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检察权制约机制做了深入、系统、全面细致的考察;从中总结、发现检察权制约机制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尤其是重点分析刑事检察权制约机制问题,对此做了深层次的剖析,其中包括侦查权制约机制、逮捕权制约机制和公诉权制约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检察权制约机制的专著。

作者简介

作者周赟,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法律评论》主编,厦门大学法学院司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从司法是个“噩梦”说起

第一节 波斯纳的司法决策理论:以《法官如何思考》为基准

第二节 “高贵之梦”的吸引力

第三节 “高贵之梦”就是个迷思(myth)

第四节 另一个角度的证立

第五节 结语:“高贵之梦”有益,但司法或许就是个“噩梦”

第一章 司法的起点:先在的立法之法

第一节 立法的本质

第二节 立法与司法的一般关系

第三节 立法的能与不能

第二章 司法决策的方法论解析:系统论的立场

第一节 关于司法过程的几种典型解说

第二节 司法过程中的方法——以法律论证为切入点

第三节 法律方法的能与不能

第三章 司法决策的逻辑要素:事实、规范及其关系

第一节 案件事实:源于根据法律的回构

第二节 审判规范:以释法为形的造法结果

第三节 涵摄抑或类推:事实—规范关系的第一重认知

第四节 单向抑或双向:事实-规范关系的第二重认知

第五节 静态抑或互见:事实-规范关系的第三重认知

第六节 演绎推理与司法结论的可错性

第四章 判例法的决策过程:也是一个“噩梦”

第一节 判例以及判例法概说

第二节 判例法的决策过程

第三节 当下中国的相应司法实践

第五章 “噩梦”的语言学证立:语用理论的进路

第一节 引言:从一位民政官的困惑说起

第二节 语法意义、语用意义及其一般关系

第三节 法律领域的特殊性及适切性

第四节 结论以及因应建议

第六章 基于方法论的司法公信力构造之建议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及其研究概说

第二节 法律方法:当下中国司法公信力的基石

第三节 理念·体制·技术:三个层面的具体建议

代结语:法官应接受怎样的职业教育?

第一节 高校法律教育:“理论熏陶”抑或“实践面向”?

第二节 法学家与法律家:“理论”与“实践”的分别?

第三节 思维模式:法学家与法律家同一性之基点

第四节 结论:“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参考文献

后记

司法决策的过程——现实主义进路的解说是2015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赟。

得书感谢您对《司法决策的过程——现实主义进路的解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商事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 电子书
指导性案例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指导性案例的目的和本旨、促进商法规范的正确适用,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对商事指导性案例的法源地位、法律效力、形成机制等进行了体系化研究,并着重对最高法院现已发布的商事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包括裁判要点的提炼、参照适用的方法、指导功能的限度等进行法理分析和制度论证,以充分发挥商事指导性案例的效用,切实推进我国商事指导性案例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公司法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电子书
本书对《法学研究》创刊以来刊载的13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了整理,收录了《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公司股东的表决权》《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等文章。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与国际人权公约、国际刑事司法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国际刑事法院审前羁押与释放的制度与实践、被告人在场权与缺席审判、被害人诉讼程序参与权的理论与实践等。
环境司法概论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环境司法专门化、环境民事司法、环境行政司法、环境刑事司法、环境公益诉讼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