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纲·宋辽金元文学(第四版)

中国文学史纲·宋辽金元文学(第四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勾勒了中国文学史宋辽金元时期的重要文学史实、作家、文学流派、文学成就。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纲》勾勒了中国文学史宋辽金元时期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编著者均为著名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纲要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好的入门书。本书是四册中的第三册,为宋辽金元文学纲。

作者简介

作者李修生,1933年7月生。1950级中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所所长。现为古籍所教授、中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水浒学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宋代文学

概说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学

第一节 王禹偁

第二节 西昆酬唱集和晚唐体诗人

第二章 柳永和宋词风格的演变

第一节 柳 永

第二节 晏殊、晏幾道及其他词人

第三章 欧阳修和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 欧阳修

第二节 苏舜钦和梅尧臣

第三节 曾巩 王安石

第四章 苏 轼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苏轼的诗文

第三节 苏轼的词

第四节 苏洵和苏辙

第五章 北宋后期的文学

第一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第二节 秦观 贺铸 周邦彦

第六章 南宋前期的文学

第一节 李清照

第二节 张元幹、张孝祥和其他豪放派词人

第三节 朱敦儒和其他词人

第四节 陈与义和其他江西诗派诗人

第五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

第七章 陆 游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 辛弃疾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辛派词人

第九章 南宋后期的文学

第一节 姜夔和其他词人

第二节 四灵派和江湖派诗人

第三节 文天祥

第四节 朱熹、严羽的文学批评

辽金文学

概说

第一章 辽代文学

第一节 辽代的诗

第二节 辽代的文

第二章 金代文学

第一节 金代前期诗文

第二节 金代后期诗文

第三节 《西厢记诸宫调》

元代文学

概 说

第一章 元代前期诗文

第一节 耶律楚材、元好问等作家

第二节 刘因、姚燧等作家

第三节 刘辰翁、赵孟等作家

第四节 张炎、王沂孙等作家

第二章 元代后期诗文

第一节 虞集、揭傒斯等作家

第二节 萨都剌、张翥等作家

第三节 杨维桢、顾瑛、廼贤等作家

第三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第二节 元代杂剧的发展

第三节 元杂剧的形式

第四章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 《窦娥冤》

第三节 《救风尘》《调风月》

第四节 《单刀会》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 白仁甫和马致远

第一节 白仁甫

第二节 马致远

第六章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元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第一节 高文秀 康进之

第二节 纪君祥 尚仲贤

第三节 杨显之 石君宝

第四节 郑廷玉 武汉臣

第八章 郑光祖和元后期杂剧作家

第一节 郑光祖 宫天挺

第二节 乔吉 秦简夫

第九章 元代的无名氏杂剧

第一节 《赚蒯通》《连环计》

第二节 《陈州粜米》《货郎旦》

第十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

第二节 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第十一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高明和他的《琵琶记》

第三节 《拜月亭》及其他

第十二章 宋金元话本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

第二节 小说话本

第三节 讲史话本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纲·宋辽金元文学(第四版)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修生。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学史纲·宋辽金元文学(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电子书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的论文集,囊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共收入论文23篇,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性、建设性原则,鼓励学术创新。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刊新著国语文学史 电子书
本书分七编三十三章,前两编《通论》《本论》和第七编《结论》主要是从总论的角度展开,《通论》从文学本体论出发,对文学的定义、起源、用途以及文学史的目的等进行了叙述;《本论》对国语文学的范围,国语文学与专制政体、科举制度、古代文明、文法等的关系,国语文学的分类、史料、分期等问题做出了论述;《结论》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整体总结评价,从“体裁”“美质”及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展望。第
司马辽太郎的日本战后民族主义 电子书
本书旨在以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创作《坂上之云》等为例,研究司马辽太郎在二战后的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日本战后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