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道儒三教是构成中国传统信仰、思想与文明大厦的三根主要支柱。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佛法教人了生死的主题,从宗教即终极关怀的视角,以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的思想为研究重点,再以印光思想为交汇点,与慧远、善导、莲池和蒲益等净土宗古代祖师们的净土思想作纵向比较研究,与杨仁山、虚云、弘一、太虚和欧阳竟无等现代佛学大家的净土思想作横向比较研究,发见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所蕴涵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诸种意旨,发见其表达最深层的死亡恐惧与寻求解脱的终极愿望,解脱路径即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黄家章,籍贯北海,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历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哲学系)讲师、长江证券南方总部(深圳)研究部总经理、深圳泰龙投资公司研究总监等。时以城内城外人之意读典,观光者之眼阅世,闲云野鹤之心行走,人生图自在,身心求适意,著文重体悟……上善若水,心仪的理想人生态也。

专著有《人事成败与(菜根谭)》等并主编多书,曾获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奖。在《人民日报》、《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现代哲学》和《学术论坛》等权威报纸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文前辅文

总序

导论 研思印光思想与净土思潮的视域、路径与意义

一 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

二 曾被忽视的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研究

三 逐渐受到应有重视的净土宗和印光思想及其研究

四 本书的主题、三个视域、问题意识与研思径路

第一章 净土信仰、弥陀净土与净土宗

一 佛教净土信仰的流变

二 净土立宗

第二章 印光其人其行其著

一 印光生平与《印光法师文钞》的面世

二 《净土五经》与弘扬净土

三 著作、重要论文与书信

第三章 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

一 佛法教人了生死

二 末法时代的净土法门

三 唯心净土与彼岸净土的统合

四 修持的三大宗纲:信、愿、行

五 临终程序:临终三大要

第四章 印光的禅净观与诸宗观

一 “宗”与“教”不宜混淆

二 界定禅净之别

三 重释禅净四料简

四 佛教诸宗观

第五章 印光的儒佛并举思想

一 儒佛之融合与儒佛之同异

二 “释氏之孝”与“儒者之孝”

三 居尘学道,在家修行

四 在家修行三要务

第六章 印光讲述的故事及其净土义理

一 印光讲述的11则故事

二 为什么要注重讲故事?

第七章 纵比较:净土宗重要祖师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一 初祖慧远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二 善导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三 八祖莲池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四 九祖蕅益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五 弥陀净土是净土宗的共同信仰归宿

第八章 横比较:晚清民初佛学大家与印光的净土思想之比较

一 杨文会的弥陀净土观

二 虚云的弥陀净土观

三 弘一的弥陀净土观

四 太虚的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观

五 欧阳竟无对净土的否弃

六 肯定净土之主流、否定净土之支流及其各自的趋归

第九章 点比较:印光、史怀哲和章太炎对《太上感应篇》的误读及其价值

一 印光对《感应篇》的解读

二 史怀哲对《感应篇》的解读

三 章太炎对《感应篇》的解读

四 印光、史怀哲和章太炎对《感应篇》的误读

五 误读的理论依据及其价值

第十章 印光思想与弥陀净土信仰的终极关怀意蕴

一 向死而生的终极关怀

二 儒佛双美的道德关怀

三 护生慈行的生命关怀

四 临终关怀: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的联结时点

五 印光思想具全了作为宗教的系统化蕴涵

附录 印光思想研究综述

一 对印光思想的总体与要点的把握

二 印光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时代影响

三 印光的弘法特色

四 印光思想中的临终关怀意识

五 印光思想中的教育思想

六 对印光及其思想的评价

参考文献

一 历代经论史典籍

二 晚清与民国论典著述

三 中文论著及译著

四 论文

五 外文专著

后记

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世界宗教研究丛书)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家章。

得书感谢您对《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世界宗教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试图建构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关系的学说体系;立足国情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与民族团结的理论著述和工作经验,结合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战略任务,分析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谐共存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对影响云南民族团结的各类宗教因素如宗教渗透、邪教传播、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予以重点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