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讲清了中国工业为什么一定要自主创新以及如何自主创新 ·一部激荡人心的工业和企业史 ·一位激情四溢的管理学大师作者 ·一部高水平理论分析、鲜活案例、炽热激情三者合一的著作 ·一部理解中国工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绕不过去的著作 ·企业主管、官员、研发人员和工程师、学者了解或从事自主创新的必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于2003—2006年完成的五篇调研报告,涉及汽车、大飞机、柴油发动机、通信标准、VCD/DVD五个工业领域。书中记录了中国工业在一个特定发展阶段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以及围绕着这个转变所发生的政策辩论。

作者以有关创新的国际主流理论为框架并以中国的实践为经验证据,有力论证了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工业为什么一定要自主创新以及如何自主创新。作者提出,对于赶超国家的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企业层次上的战略远见和国家层次上的政治决心具有决定性作用。

书中的报告发表后曾在国内研究界、业界、广大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并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较大影响,为中国已经取得共识的自主创新之路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案例。

本书于2006年初版,距今已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但本书书名所体现的主题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够反映中国的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方向——走向自主创新。也正是因为这个主题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所以本书的再版可以使民族的记忆历久弥新,并时时提醒我们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

作者简介

路风,“50后”,北京人,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1991—19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留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2—1991年,先后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1999年到清华大学执教;2003年调到北京大学并工作至今。

路风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的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及其政策问题,始终坚持为自主创新张目,为本土工业执言。近年来,他对汽车、大飞机、电信标准、核电、高铁、液晶显示器等产业的一系列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2012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与余永定一同撰写)于2014年荣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出版的《光变》于2018年获评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前言

序言一 顾淑林

序言二 秦海

绪言

Ⅰ 理解“自主创新”

Ⅱ “走向自主创新”的历程

Ⅲ 有关自主创新的理论主题

Ⅳ 致谢

第一篇 走向自主创新: 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轨迹

1.1 前30年: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开发

1.2 后20年:为什么合资之路不可逆转?

1.3 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市场裂变

第二章 “以市场换技术”的陷阱: 为什么合资不导致技术扩散和能力成长?

2.1 产品开发是汽车工业技术结构的首要环节

2.2 昂贵的产品开发能力是后进者所面临的主要瓶颈

2.3 产品开发是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环节

2.4 不发展自主产品开发能力的代价是什么?

第三章 中国汽车工业进行自主产品开发的案例

3.1 哈飞之路

3.2 吉利造车

3.3 “黑马”奇瑞

第四章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关键变量: 自主产品开发

4.1 模仿和技术学习的关系

4.2 使引进的技术产生扩散效应的关键变量

4.3 自主开发对于工业竞争力的意义

4.4 本土技术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自主开发企业的成长

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化: 从战略失误到编造神话

5.1 汽车产业政策为什么失败?

5.2 编造神话的动机是推卸责任

5.3 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

第六章 结论: 加强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6.1 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仍然要强调自主开发?

6.2 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开发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6.3 果断地转变国家政策的原则和重点,动员所有的政策手段支持自主开发

6.4 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汽车工业是能够成长起来的

第二篇 技术依赖和自主开发的不同命运: 从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自主创新看技术变革下的两条道路

导言

第一章 面对技术变化的无奈: 威孚从引进技术走向自残的合资道路

1.1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变化

1.2 技术变化对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挑战

1.3 威孚:从引进技术走向合资

第二章 面对技术变化的奋起: 无油所在孤立无助中走向自主开发

2.1 无油所:生于计划体制,长于改革开放

2.2 涉足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2.3 把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开发到底的英雄气概

2.4 向产业化冲刺

第三章 讨论:两条道路的战略含义是什么?

3.1 没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

3.2 依赖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3.3 跨国公司的步步紧逼与中国的产业危机

3.4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组织体系

3.5 结语:不自主就灭亡

第三篇 在历史的沉重中起飞: 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导言 大飞机项目的战略决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第一章 一个有关中国发展的大道理: 能力是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和国家竞争优势之源

1.1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

1.2 技术能力的性质

1.3 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二章 从大道理看中国在发展大飞机工业上的历史教训

2.1 第一个教训:运-10下马丢掉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开发平台

2.2 第二个教训:分歧的根本点是依赖外国设计还是自主设计

2.3 第三个教训:失败的根源是组织和体制

第三章 不是结论的结论: 发展大飞机战略决策的原则应该是什么?

3.1 国家要首先明确大飞机项目的战略目标

3.2 充分认识到技术能力的宝贵性,在培育大飞机的技术能力上要意志坚定,长期不懈

3.3 坚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夺取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3.4 大飞机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性

结语

第四篇 走出中国的主导技术轨道: 关于中国自主电信标准的报告

导言

第一章 论为什么必须让TD-SCDMA单独组网

1.1 在应用中改进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

1.2 技术竞争关系到国家利益

1.3 是否将TD-SCDMA付诸应用是一个政治性的原则问题

第二章 SCDMA的技术火种是怎样燃烧起来的?

2.1 星火之源:信威公司、S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

2.2 “大灵通”的崛起之路:技术的火种在市场点燃

2.3 在市场点燃的技术之火一定会越烧越旺

2.4 走出中国主导技术轨道(标准)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 结论: 以政治决断让中国的技术标准获得应用机会

3.1 中国的市场必须为中国的技术进步服务

3.2 中国的标准战略要从支持TD-SCDMA和SCDMA做起

3.3 政治决断要求在政治层面上做出决策

第五篇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 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导言

第一章 本土创新和中国VCD工业的崛起

1.1 理解本土创新的可能性

1.2 VCD的技术机会

1.3 创新的成功

1.4 创新者的失败

1.5 从VCD工业看本土创新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VCD工业竞争优势的起源

2.1 进入VCD工业领域的技术路径和能力成长

2.2 失败的陷阱

2.3 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三章 向DVD工业过渡的动力

3.1 从建构创新到系统集成

3.2 成就与制约:中国VCD/DVD工业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结论: 中国的工业发展需要面向新世纪的技术政策

结语: 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路风。

得书感谢您对《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创业密码2:科技创新时代的创业与投资 电子书
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创业的各个环节,让你审视自己的创业经历,为你指明方向。
认知破坏:苹果的颠覆性创新法则 电子书
颠覆认知,忍受改变的阵痛,实现苹果式的破坏性创新。
持续创新:可复制的亚马逊创新方程式 电子书
全行业通用的创新公式,解密亚马逊增长的核心逻辑。
医院经济管理创新 电子书
35家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总结,总结提炼出各具特色的经济管理经验。
游戏化教育:改变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战略 电子书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互联网教育与培训机构从业者、社会工作者、家长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游戏化教育具备跨界性、多元性及场景化三大特点。   通过和游戏的有机结合,游戏化教育可以借助这三大特点重构现有的学习体系,使知识学习的过程变得更简单、高效。   借助游戏中的专业设置,学习者还可以一种参与者的方式体验到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提供的“知识场景”经验,从而有利于锻炼自身处理社会问题的各项能力。   游戏体验所产生的大批训练数据,也为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或个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本书的作者既是游戏化教育理念的提出者,也是该理念的实践者。他创立的华仕通教育,旗下产品“时事一点通”“申论一点通”“行测一点通”“天天学马原”已拥有300万青年用户,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科技园、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机构共建,成为在线考试培训领军品 牌。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案例,本书还以华仕通教育几款产品为例,这几款公考产品从在内容、逻辑、交互、社群和用户黏性等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网络游戏的模式,赋予学习更多的趣味性,给用户带来强烈的刺激和全新的感受,充分调动用户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本书作者具有多年在线教育行业经验,还与多所高校、社会组织、家长建立关系,书中通过一些真实案例分析进行深入分析游戏化教育,也是一本完整阐述游戏化思维对在线教育深刻机制改革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