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京味文学

老舍与京味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老舍是人们公认的“京味文学”代表作家。

内容简介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是一座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城市。“京味文学”自清朝开始形成,经过数百年间的发展,现在依旧生机勃勃。而老舍,无疑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性人物。《老舍与京味文学》从对“京味文学”概念的解剖开始,解析了老合作品的特点及思想内涵,分析了老舍对“京味文学”的贡献及老舍作品在当代的影响。更进一步地,介绍了“京味文学”在当代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最后,展望了“京味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语言生动,材料翔实,内涵丰富,内容紧贴当代实际,对每一个热爱北京文化、热爱“京味文学”的读者都是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

作者简介

作者韩经太,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原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现任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文化研究》杂志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论 新京味文化申论

第一节 老舍文学语言观的开放性

第二节 “京味文学”:穿越方言特色与平民情怀

第三节 “人文北京”与“学院”精神

第四节 破解“老舍研究之谜”的人文启示

第一章 京味文学:时空与人文

第一节 京味文学的三种维度

第二节 京味文学的三重坐标

第三节 缘起与特质:京味文学与满族文化

第二章 老舍笔下的北京意象

第一节 “边缘”与“局外人”的文化想象

第二节 “无刺的玫瑰”:老舍的爱与恨

第三节 北京城的现代性文化隐喻

第三章 老舍文学语言“京味”特色的生成

第一节 对老北京城市和生活的热爱

第二节 对欧化语言的“中和”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语言意识的支配

第四章 老舍对中国闲适文化传统的重述

第一节 反思闲适人生态度的价值缺憾

第二节 确认闲适无为人生态度的正面价值

结语

第五章 老舍小说中的经济和道德关系——以妓女和商人群体为例

第一节 哀民生之多艰——妓女现象背后的经济和道德关系

第二节 强国富国的探索和传统优良德性的守护——现代商业和传统商业背后的经济和道德关系

结语

第六章 当代京味文学的文学史成就

第一节 当代京味文学出现的“文学场”

第二节 80年代的京味文学——文化批判与文化挽歌之间的矛盾选择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的京味文学——想象北京的N种方法

第七章 老舍的“京味”话剧及其对当代戏剧影视的影响

第一节 老舍话剧“京味”风格的生成

第二节 老舍话剧“京味”风格的完形

第三节 老舍影响下“京味”戏剧的发展与新变

第八章 老舍与“京味”文学的未来生长空间

第一节 “京味”中的“幽默”

第二节 “京味”中的“平民说”

第三节 “京味”中的“贵族性”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老舍与京味文学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经太。

得书感谢您对《老舍与京味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 电子书
本书从整个汉语文学世界的宏观角度审视澳门文学:澳门文学提供的经验及其文学书写是独特的文学存在,澳门文学组织及其媒体形态为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而澳门文学的特有生态为汉语文学的生息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本书在全世界汉语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讨论澳门文学应有怎样的定位,并在汉语新文学发展的整体水准中确认澳门文学的独特价值,对于澳门文学的价值认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文与字的神韵:文学美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介绍,文学的审美特征以及名作赏析四部分。全书从诗、乐、歌、舞合一的现象和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两个方面找出文学的源头;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线索,串起文学史上的名人名篇;并选取10部世界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等。
文学理论与鉴赏 电子书
本书以大量实例和深入浅出地语言,阐述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特点,分为五编共十六章,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鉴赏实例。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7辑) 电子书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