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人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

唐代的诗人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十位日本学者唐代文学研究论著的荟萃,约略反映了日本学界中年一辈专家研究唐代诗文的重要成果。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唐代诗人研究的论文集。第一部分主要收录盛唐、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王昌龄)的传记和文学方面的论文,第二部分则由关于白居易的传记以及白居易与李商隐之间关系的论文和考证构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 盛唐、中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研究

第一章 孟浩然三十岁以后的行旅

绪言

第一节 逗留洛阳与吴越之旅

第二节 逗留越地的孟浩然

第三节 孟浩然赴京

结语

第二章 晚年孟浩然

绪言

第一节 拜访乐城张子容

第二节 韩朝宗的推举

第三节 身为张九龄的从事

第四节 孟浩然之死

结语

第三章 储光羲的田园诗

绪言

第一节 储光羲略传

第二节 终南隐居

第三节 储光羲与王维

第四节 储光羲田园诗的特点

第四章 韦应物的一生

绪言

第一节 韦应物的家世

第二节 少年时代

第三节 洛阳时代

第四节 从京兆府功曹到户县令

第五节 沣上闲居

第六节 比部员外郎时代

第七节 滁州刺史时代

第八节 江州刺史、左司郎中时代

第九节 逗留苏州的韦应物

结语

附录 王昌龄的边塞行与岭南行

绪言

第一节 边塞诗

第二节 岭南左迁

结语

第二部 白居易研究

第一章 下邽退居

第一节 下邽之作在十五卷本自撰集中所占的分量

第二节 翰林学士时代与母亲之死

第三节 退居的四年

第四节 再次出仕的选择

第五节 下邽的“闲适诗”

第六节 出下邽到江州司马

第二章 江州、忠州时期与“闲适诗”的创作

前言

第一节 江州穷境

第二节 江州的“闲适诗”

第三节 忠州时期与闲适的诗

小结

第三章 从知制诰、中书舍人外放杭州刺史

前言

第一节 “时来”的知制诰、中书舍人时期

第二节 “晚遇”的悲叹

第三节 外放杭州刺史

第四节 杭州途中之作

结语

第四章 杭州刺史时期

第一节 在杭州的穷境意识

第二节 杭州的“闲适”类诗

第三节 愉悦的境遇

第四节 “兼济之志”

第五节 告别杭州

结语

第五章 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之真伪

引言

第一节 《墓志》的文本问题

第二节 岑仲勉《存疑》之研讨

总结

第六章 白居易的墓志自撰

引言

第一节 风疾前的白居易

第二节 开成四年冬的风疾

第三节 风疾后的佛教信仰

第四节 香山寺奉纳《白氏洛中集》之序文

结语

第七章 李商隐的《白公墓碑铭》

引言

第一节 《白公墓碑铭》之“序”

第二节 碑文的前半部分

第三节 碑文的后半部分

第四节 《白公墓碑铭》的铭文

第五节 《白公墓碑铭》撰述的背景

结语

第八章 李商隐心目中的白居易

第一节 白居易与李商隐的关联

第二节 二人会晤之时

第三节 与二人相关的人们

第四节 借鉴了白诗的李商隐诗作

论文首次刊出一览

后记

中文版书后

唐代的诗人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是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日]芳村弘道。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的诗人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以美国亚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为开端,收录了亚裔各个族裔文学分支的研究成果——日裔、韩裔、印度裔、菲律宾裔和越南裔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和作品研究,展示了我国学者在美国亚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近二三十年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标准,以覆盖非裔文学发展的全过程为目标。尤其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我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超经典化”现象——即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于几位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着意收录了一些涉及曾经被学界忽视的早期作家及其诗歌、戏剧、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较全面地展示非裔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提供一本全面了解非裔文学发展史的辅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