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大戴礼记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大戴礼记》为礼学文献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上古历史、自然科学史,以及孔子与曾子思想的重要材料。

内容简介

《大戴礼记》由西汉人戴德辑传。《大戴礼记》原有八十五篇。今传本阙缺若干篇,余三十九篇。本译注原文以《四部丛刊》所影印之上海涵芬楼借无锡孙氏小绿天藏明末袁氏嘉趣堂刊本为底本,对《大戴礼记》进行了全文翻译,并做了不少注释,译文以直译为主,辅以必要的意译。译文通俗易懂,有助于你了解《大戴礼记》的源流,理解其思想价值,深入认识古代礼学经典。

作者简介

译注者黄怀信,1951年生,陕西岐山人。1985年在西北大学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曾任西北大学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1996年到2000年参加国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工作。2001年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现任专门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早期思想史文献和儒家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出版学术著作多种,论文多篇,并有点校成果如《逸周书汇校集注》《论语汇校集释》等问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凡例

卷一

主言第三十九

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礼三本第四十二

卷二

礼察第四十六

夏小正第四十七

卷三

保傅第四十八

卷四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曾子本孝第五十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卷五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卷六

武王践阼第五十九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卷七

五帝德第六十二

帝系第六十三

劝学第六十四

卷八

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

盛德第六十六

卷九

明堂第六十七

千乘第六十八

四代第六十九

虞戴德第七十

诰志第七十一

卷十

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诸侯迁庙第七十三

诸侯衅庙第七十三

卷十一

小辨第七十四

用兵第七十五

少闲第七十六

卷十二

朝事第七十七

投壶第七十八

卷十三

公冠第七十九

本命第八十

易本命第八十一

大戴礼记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是201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黄怀信 译注。

得书感谢您对《大戴礼记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异闻录 电子书
作者呼延云于历史档案馆查考历史档案并结合1000多部明清名人笔记,将许多载于史册的历史谜案重新演绎,抽丝剥茧,利用现代刑侦手段,重新将历史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文集 电子书
中国古典传统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昆曲、京剧等剧种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为作者自1965年以来发表在书报、杂志上有关我国古典戏曲研究文章的结集。其中有对我国古典戏曲形成渊源、背景以及发展、流变的考辨与阐发,有对作家、作品的考释与品评,大都是针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分歧意见和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潜心研究之后发表的一得之见。
大徽班 电子书
本书以徽班进京第一人高朗亭为主角,再现了徽戏从地方戏曲,演变、成长,发展嬗变为京剧的风雨历程。乾隆五十五年,余老四、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贺寿,大获成功,四大徽班齐聚京城。在花雅之争中,徽伶坚持“台上演戏,台下做人”的薄云高义,在京城梨园站稳了脚跟,徽调几经起落、屡遭打压,但徽班艺人努力开拓,淬炼技艺,以二黄腔为主,融合汉调、昆腔等多种声腔,“联合五方之音,成为一致”,最终推动京剧艺术诞生。
武平大赋 电子书
为系统整理、展示“千年古邑文化武平”的独特风情和深厚底蕴,推动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宣传阐释和传承弘扬,中共武平县委、县委宣传部组织编撰了“梁野文库”这套系列文化丛书。《武平大赋》即其中之一。本书从历史、人物、乡镇、山水、时代五个方面,以全景式的手法、富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对武平择其大要,逐一描述评点,供读者从感性的视角全方位概览武平历史人文、山川风貌和民情风俗。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童年 电子书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