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两人为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特别注重中国近代人文学术的世界背景。

内容简介

在很大程度上,本书的内容重点讨论了寅恪先生早期学术生涯及其学术成就中的一些议题,特别是陈寅恪与欧美近代思想学术传统的关联,同时也以寅恪和赫尔德的思想联系为基点,讨论了德国近代思想家赫尔德对中国近代人文学之影响。如以史料而言,本书旨在探讨西文文献中所见陈寅恪与中文文献中所见赫尔德;以主题而言,则试图重建二十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的世界学术史上一些中外学者相互有所关联的链条。

作者简介

作者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先后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并获选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历史学部研究员、剑桥大学克莱尔堂(Clare Hall)斯伯丁研究员(Spalding Fellow)。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与学术。已出版《中国中世寺院主义之复兴》《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近代传教士论中国宗教》《景风梵声》等论著,并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

导言

第一节 陈寅恪负笈哈佛园

(一)研究生一年级

(二)研究生二年级

(三)研究生三年级

第二节 哈佛园中多英杰

结语

第二章 陈寅恪与德国早期学术联系新证

导言

第一节 陈寅恪与德国东方学会

第二节 陈寅恪、白乐日与现代唐史研究

第三节 陈寅恪与玉井是博

结语

第三章 东方学、西学与历史学:陈寅恪的学术世界

导言

第一节 从陈寅恪论钢和泰的一封信谈起

第二节 陈寅恪著述中的西典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所获英美学术荣誉始末

结语

第四章 陈寅恪所谓东方学之目录学之源流

导言

第一节 东方学之目录学之前传

第二节 东方学之目录学之本传

结语

第五章 佛学与新人文主义:白璧德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 白璧德与早期东方学

第二节 白璧德之佛教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第三节 白璧德对哈佛早期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结语

第六章 佛教、佛学、佛法:中国佛教与现代性

导言

第一节 欧洲对佛教的发现与近代佛教学的兴起

第二节 日本近代佛学的兴起

第三节 中国佛教与现代性:以王恩洋为中心

结语

第七章 文献主义与民族主义:近代佛学视野中的陈寅恪

导言

第一节 陈寅恪之佛学与文献主义

第二节 陈寅恪之佛学与文化民族主义

结语

第八章 陈寅恪与赫尔德

导言

第一节 了解之同情

第二节 种族文化观

结语

第九章 美学与启蒙:赫尔德在近代中国

导言

第一节 王国维与赫尔德

第二节 赫尔德美学思想入华

第三节 李长之论赫尔德与艺术史

结语

第十章 民俗学与国民性:周作人与赫尔德

导言

第一节 民俗学与民族文学

第二节 民族性与国民性

结语

第十一章 自由与真理:个人主张与近代思想

导言

第一节 思想自由

第二节 少数主义

第三节 民族学术

结语

附录一 1919年哈佛中日留学生之比较研究

导言

一、1919年哈佛教育政策与制度之概要

二、1919年哈佛中日留学生之相同之处

三、哈佛中、日留学生求学之差异

结论

附录二 没有过去的历史:学术史上的日本东洋学

附录三 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

参考文献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是201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怀宇。

得书感谢您对《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活动的文献类专著。
殷墟九十年考古人与事(1928~2018)(发现殷墟丛书) 电子书
本书意在以殷墟发掘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为中心,对殷墟发掘历史的全程做出评价。
西方会计名家传略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对20世纪会计理论和实务有重大影响与杰出贡献的120多位西方会计名人的简略传记,收入本书的会计名家分为已经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的全球会计名人与其他会计专业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会计名人两大部分。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研究明清时期的户籍赋役制度,尝试探索一种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和国家转型的解释路径。
在印度看印度 电子书
文化研究者游历印度,呈现真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