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

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编纂,客观全面地记述青海省1993年至2010年期间的发展和业绩。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1992年卷)的续志,也是《青海省地方志工作总体规划(2006-2015年)》中计划编纂的61部专业志中的一部,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编纂。

本书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力求全面客观记述1993年至2010年期间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和业绩,保留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客观翔实的参考资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青海省行政区划图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终审、验收小组

《青海省志(1986—2005)》卷目

凡例

编纂说明

概述

大事记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第一章 哲学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对话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

五、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哲学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研究

第二节 中国哲学研究

一、古代哲学研究

二、近代哲学研究

第三节 伦理学研究

第四节 美学及其他研究

一、美学研究

二、科学哲学研究

三、逻辑学研究

第二章 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理论经济学研究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

二、数量经济学研究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

四、民族经济研究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一、所有制改革研究

二、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三、对外开放研究

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二、西部开发研究

三、区域经济结构研究

四、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第四节 产业经济研究

一、产业结构研究

二、产业发展研究

第五节 财政金融研究

一、财政研究

二、金融研究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及其发展研究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现实问题研究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的研究

二、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问题研究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

四、科学发展观及其实践问题研究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

第三节 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的政治学学科研究

一、关于政治逻辑、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问题研究

二、关于人权保护和政治稳定发展问题研究

三、关于民族政治和国际政治问题研究

第四章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第一节 中共党史研究

一、全国性的党史研究

二、青海地方党史研究

第二节 党建研究

一、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青海地方党的建设研究

第五章 法学研究

第一节 法学理论研究

一、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二、宪法学研究

三、法制史研究

第二节 部门法学研究

一、行政法学研究

二、刑法学研究

三、诉讼法学研究

四、民商法学研究

五、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

第三节 民族法学研究

一、民族法学理论研究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

第四节 地方法制建设研究

一、地方立法研究

二、普法与依法治理研究

三、民族法制建设研究

第六章 社会学研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研究

一、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二、社会保险制度研究

三、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第二节 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研究

一、社会分层研究

二、社会变迁研究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研究

一、人口研究

二、老龄化研究

第四节 性别、婚姻家庭研究

一、性别研究

二、婚姻家庭研究

第五节 城镇化、移民研究

一、城镇化研究

二、移民研究

第六节 社会治理研究

第七节 社会学领域其他问题研究

第七章 文化建设研究

第一节 文化青海建设研究

一、“文化青海”内涵研究

二、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三、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

四、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五、民间文化研究

六、文化信息资源研究

七、行业文化建设研究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一、多元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第三节 昆仑文化建构研究

一、昆仑神话研究

二、昆仑文化与信仰研究

三、昆仑文化与旅游研究

四、昆仑文化的历史渊源研究

五、有关昆仑文化的会议综述

第四节 热贡文化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艺术研究

三、热贡宗教文化研究

四、文化人类学研究

五、文化保护研究

第八章 管理学研究

第一节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研究

一、管理思想研究

二、管理学理论与发展研究

第二节 工商管理类研究

一、企业管理研究

二、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研究

三、旅游管理研究

第三节 公共管理研究

一、行政管理研究

二、公共事业管理研究

三、公共关系研究

第四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三、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四、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第五节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二、农村经济管理研究

第九章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一、生态立省战略研究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一、生态环境本底研究

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第三节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

一、三江源区生态安全研究

二、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

第四节 生态经济研究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二、生态经济重要性与战略性研究

三、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第十章 民族学研究

第一节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二、民族学理论研究

三、民族问题研究

第二节 青海回族研究

一、回族历史研究

二、回族经济发展研究

三、回族传统教育研究

四、回族文学艺术研究

五、回族民俗研究

六、回族族际互动及文化变迁研究

第三节 青海土族研究

一、土族历史研究

二、土族经济发展研究

三、土族婚姻家庭人口研究

四、土族文化研究

五、土族艺术研究

六、土族民族教育研究

第四节 青海撒拉族研究

一、撒拉族历史研究

二、撒拉族人口、经济研究

三、撒拉族文化研究

四、撒拉族宗教信仰研究

五、撒拉族基层组织和习惯法研究

六、撒拉族教育研究

七、撒拉族族际关系研究

第五节 青海蒙古族研究

一、蒙古族语言文化研究

二、蒙古族历史研究

三、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

四、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

五、蒙古族社会变迁研究

第六节 青海汉族、哈萨克族及其他研究

一、青海汉族研究

二、青海哈萨克族研究

三、青海边缘化穆斯林群体研究

第十一章 宗教学研究

第一节 宗教政策理论与现状研究

第二节 原始宗教研究

第三节 伊斯兰教研究

一、伊斯兰教综合研究

二、伊斯兰教发展历史研究

三、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

四、伊斯兰文化本土化研究

第四节 道教与基督教研究

一、道教研究

二、基督教研究

第五节 民间信仰研究

第十二章 藏学研究

第一节 传统藏学研究

一、传统文献整理、注疏及翻译成果

二、传统史学、医药学研究

三、传统语言学、因明学研究成果

第二节 现代藏学研究

一、经济学、社会学研究

二、教育学、文学研究

第三节 藏族历史研究

一、历代中央政府经略藏区与社会变迁研究

二、社会制度、重要历史人物研究

第四节 藏族文化艺术研究

一、藏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变迁研究

二、藏族生态文化、格萨尔文化及传统音乐戏剧和绘画艺术研究

三、原始苯教文化、民间信仰文化及民俗文化研究

第五节 藏传佛教研究

一、藏传佛教教义思想、历史变迁研究

二、藏传佛教寺庙、僧侣及其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十三章 历史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历史研究

一、先秦史研究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

三、宋辽金元史研究

四、明清史研究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一、太平天国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研究

三、近现代思想变革研究

四、社会研究

第三节 世界史研究

一、中世纪史研究

二、世界近代史研究

三、世界现代史研究

第四节 历史地理

一、地名研究

二、建置沿革研究

三、古代交通研究

四、古代城镇研究

第五节 青海地方史研究

一、青海通史研究

二、政治制度史研究

三、经济史研究

四、文化史研究

五、社会史研究

六、军事史研究

七、地方政权研究

八、历史人物研究

九、史料学研究

第六节 地方志研究

一、工作部署与推进

二、志鉴编纂与出版

三、方志评介与研究

四、志鉴获奖成果

第十四章 考古学研究

第一节 文物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一、旧石器时代研究

二、新石器时代研究

三、青铜时代研究

四、汉至曹魏西晋时期

五、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

六、隋唐吐蕃与宋辽金西夏时期

七、元明清时期

八、通论性或综述性的考古研究

第二节 文物普查专题性调查及古建筑保护研究

一、青海省全国文物普查成果

二、岩画调查与研究

三、明长城调查与研究

四、古建筑保护研究

第十五章 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一、先秦文学研究

二、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三、唐宋文学研究

四、元明清文学研究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第三节 外国文学研究

一、英国和美国文学研究

二、法国和德国文学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文学研究

第四节 文艺学研究

一、美学研究

二、文论研究

三、创作论研究

四、诗学及其他研究

第五节 青海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一、神话研究

二、花儿研究

三、口头传统研究

四、传说、故事、歌谣和谚语研究

第十六章 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

第一节 教育学研究

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二、基础教育研究

三、职业教育研究

四、高等教育研究

五、民族教育研究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

三、心理健康与咨询研究

四、民族心理学研究

第十七章 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汉语研究

一、古代汉语研究

二、现代汉语研究

第二节 其他语言研究

一、藏语研究

二、土族语研究

三、撒拉语研究

四、蒙古语研究

五、康家话研究

第十八章 艺术研究

第一节 音乐研究

一、音乐理论研究

二、花儿音乐研究

三、藏传佛教音乐研究

四、土族音乐研究

五、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六、地方曲艺研究

七、地方舞蹈研究

八、音乐教育研究

第二节 美术研究

一、美术理论研究

二、彩陶、青铜艺术研究

三、热贡艺术研究

四、唐卡艺术研究

五、民族民间艺术研究

六、宗教艺术研究

七、皮影戏研究

八、美术史研究

九、美术教育研究

第十九章 新闻传播学研究

第一节 新闻学研究

一、新闻发展史研究

二、报业发展研究

三、新闻舆论研究

四、新闻队伍建设研究

第二节 编辑学研究

一、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编辑职业素养研究

三、学术不端问题研究

四、科技期刊发展研究

五、广播电视编辑学研究

第三节 广播电视学研究

一、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研究

二、广电新闻实践研究

第二十章 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

第一节 档案学研究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二、档案管理与管理方法研究

三、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五、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研究

六、档案馆及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第二节 图书馆学研究

一、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

二、图书馆工作研究

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五、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六、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七、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

八、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研究

九、图书馆间协作与事业发展研究

第三节 情报学研究

一、情报学基本理论方面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资源建设研究

三、情报信息服务与利用研究

第二十一章 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队伍建设

第一节 研究机构

一、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二、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

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

四、党政部门研究机构

第二节 学术团体

一、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学会、协会、研究会选介

第三节 学术刊物

第四节 队伍建设

一、专业队伍建设

二、社会科学团体队伍建设

第二十二章 科研管理与学术活动

第一节 科研组织管理

一、制度建设

二、管理机构

第二节 学术活动

一、全国性学术活动

二、区域性学术活动

三、学会、研究会、协会和联合会活动

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第三节 优秀成果评奖

第四节 社科基金项目

社会科学人物

一、获特殊荣誉称号的社会科学人物

二、社会科学高级职称学者简表

附录

附录一 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试行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范围和对象

第三章 评奖标准

第四章 申报、评选程序和方式

第五章 奖励办法

第六章 评审纪律

第七章 附则

附录二 中共青海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

附录三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选题与评审立项

第三章 经费使用与课题管理

第四章 鉴定验收与成果推广

第五章 附则

编后记

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得书感谢您对《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甘肃省烟草行业志.兰州烟草志(2001—2010) 电子书
本书上起于2001年,下限至2010年,设有卷烟经营、烟草专卖、管理机构、企业管理、党群工作等八个栏目,记述了兰州烟草行业十年间方方面面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甘肃省烟草行业志.武威烟草志(2001—2010) 电子书
本书记述了十年来武威烟草行业的发展概况,展示了武威烟草在机构设置、卷烟流通、烟草专卖、企业管理、教育科技、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情况,总结了武威烟草行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教训。
甘肃省烟草行业志.白银烟草志(2001—2010)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白银烟草2001-2010年十年来的机构沿革、政策法规建设、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工作、党群组织以及卷烟经营情况等。
棋牌博弈志 电子书
本书对中国古代棋牌博弈项目,大凡重要者无不收集,从而弥补了以往项目遗漏过多,不能反映其基本面貌的不足;本着传信存真,厘正讹谬的原则,对棋牌博弈领域中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精审,最终纠正了诸如“围棋起源于西汉说”“八八象棋”等问题的错误;展现了当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
泉州茶志 电子书
泉州茶叶生产以乌龙茶为主,绿茶有南安石亭茶,红茶有涂岭红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品牌优异。全书共18章,对泉州茶叶的生产品种、品类、环境、分区、栽培、加工、机械、评审、贸易、教育、科研、传承、茶企、人物等方面进行详细记述,浓缩了千百年来泉州茶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一部具有特色的茶业史志。泉州茶叶生产以乌龙茶为主,绿茶有南安石亭茶,红茶有涂岭红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品牌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