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现代品格,对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内容简介

语言不仅仅只是工具符号,同时还是思想本体,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即“器”的层面和“道”的层面。

现代汉语的确立也是现代文化包括现代文学的确立。现代文学的发生在深层的原因上根源于语言的变革,现代汉语从根本上规定了现代文学。

“五四”白话文运动不同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众语文运动。翻译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具有“异化”和“归化”的双重关系。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但胡适本人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他所提倡的白话与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文化思想革命之间的深层关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序 黄曼君

序 曹顺庆

绪论 时间、理论和问题意识

第一章 语言本质“道器”论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文化及文学转型与语言变革

第一节 古代汉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两次文学转型的语言学论比较

第三章 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转型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二节 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第三节 “世纪末文学转型”的语言学质疑

第四章 “五四”白话文学理论再认识

第一节 “五四”白话及其白话文学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学运动与晚清白话文学运动的本质区别

第三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三四十年代大众语文运动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语言运动与思想革命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的理论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的现实

第六章 “异化”与“归化”

第一节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第二节 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古代性”

第三节 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异化”

第四节 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归化”

第七章 胡适“学衡派”白话与文言之争及其文化意味

第一节 胡适白话文学理论检讨

第二节 论“学衡派”作为理性保守主义的现代品格

第三节 胡适与“学衡派”在语言观念上的分野

第四节 胡适与“学衡派”在文化建设观念的分野

第八章 鲁迅的语言观与创作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系

第一节 鲁迅的语言观

第二节 鲁迅的语言观与创作的关系

第三节 鲁迅文言作品的过渡意义

第九章 “纪元”与“开篇”

第一节 《关不住了》

第二节 《狂人日记》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台湾繁体字版后记

再版后记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是202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玉。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学等文化、文学理论,依据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的翔实史料,在世界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广阔视域下,论述西方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阐述西方文化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西方文化影响下东亚各国对西方文化认同心理的形成以及东亚各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分析西方文化、文学对东亚各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90后理想与生活 电子书
本书作者把个人的故事和大的群体联系起来,把局部的深描和大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介绍了中国“90后”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生活中的真实状况。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电子书
本书由“现代”烛照与史乘重释、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历史人物与形象嬗变三编组成。包含:现代中国历史文学之经验、情爱传奇与历史风云——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孔子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写、勾践形象在20世纪中国戏剧中的嬗变等11章内容。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侦探与小偷 电子书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作家叶永烈的科学也童话寓言精选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包括《借尾巴》《奇怪的病号》《圆圆和方方》《侦探与小偷》《小猫刮胡子》等。短小好玩的故事蕴含了很多浅显易懂的道理和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收录的《借尾巴》《小猫刮胡子》曾入选语文课本,《奇怪的病号》被改编成动画片,《借尾巴》曾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