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牟宗三嫡传弟子卢雪崑力作,对孔孟原典进行了扎实细致的解读,梳理孔孟哲学体系的形塑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以《孟子》理义为要,所论建基于扎实的文本细读之上,结合康德学说,依次第而揭孟子哲学之纲宗。作者抽丝剥茧地梳证孔孟学脉相承之理路,指出孟子的贡献在于其上承孔子言“仁”的要旨,明确提出“仁,人心也”,论明本心之能即人的分定之性,并据此进一步言“尽心知性知天”,以此确立道德的形上学之宏规。
进而援引中西典籍,合古今之论,诠释此宏规的创辟性,言明其有进于《中庸》《易传》之本体宇宙论,且有别于西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随之宕开笔墨,延伸至实践智慧学、政治哲学等领域的相关探讨。文辞朴直晓畅,结构严谨有法,所述圆融无碍,孔孟哲学之义趣尽显于文间,从中亦可寻溯儒家学说于当代的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卢雪崑,广东人,牟宗三先生嫡传弟子,1989年于钱穆先生创办的香港新亚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所任教。2001年、2002年暑期于德国美因茨大学康德研究中心作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意志与自由——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实践主体与道德法则——康德实践哲学研究》《康德的形而上学》《儒家的心性学与道德形上学》《通书太极图说义理疏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孟子以“心”释孔子言“仁”
第一节 论孟子言“仁,人心也”及其包含的高层意欲机能之含义
第二节 论孟子言“心”包含“心即理”义
第三节 论孟子言“心”包含之“心即理”义与康德之意志自律学说相通
第四节 论本心之立普遍法则不依赖理智的直观
第五节 论意志自律以“心即理”为首出及道德情感之位置
第二章 孟子以本心言“性”而道性善
第一节 孟子创辟性的人性论
第二节 孟子论“性善”与“人禽之辨”
第三节 论言“性”的两层面及其主从关系
第三章 论孟子言“尽心知性知天”确立一个道德的形上学之宏规
第一节 通过康德的形而上学新论对孔孟所言“天”做哲学说明
第二节 论孟子言“尽心知性知天”展示的道德的形上学之规模
第三节 论孟子哲学包含的道德的形上学有进于《中庸》《易传》之本体宇宙论
第四节 论以《孟子》为背景解释《大学》言“心、意、知、物”之意义及其对儒家心学之贡献
第五节 论孟子依“尽心知性知天”确立的道德的形上学如理如实
第四章 孟子言“存心养性事天”包含的实践智慧学及向道德宗教之伸展
第一节 从道德的形上学进至实践智慧学之概述
第二节 论孟子言“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包含实践智慧学
第三节 论孟子言“心”“性”“天”包含之先验综和的思维模式
第四节 关于孟子言“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之哲学说明
第五节 关于孟子哲学包含的道德的宗教之哲学说明
第五章 孟子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孟子的“政道说”
第二节 孟子的“治道说”
第三节 孟子论政权更易之道与“义战”
第四节 孟子政治哲学与现代化之前途
第五节 儒者当今时代之使命
附录一 康德著作引文来源及缩略语说明
附录二 康德著作书名及论文篇名汉德对照
附录三 本书引用康德语采用或参考之中译本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
孟子哲学:孔子哲学之传承与道德的形上学之奠定是2022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卢雪崑。
得书感谢您对《孟子哲学:孔子哲学之传承与道德的形上学之奠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