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纪录片”,呈现了战火中的另一面。

内容简介

“这些旋律很熟悉。我们什么歌词都听不懂,但它穿透了我的心。”一位听着科恩唱歌的以色列前线士兵这样说。

那是半个世纪前的赎罪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重陷战火。一位远离故土的犹太人,也是那个时代乃至当代的摇滚巨星————莱昂纳德·科恩来到前线,希冀在故土、在死亡迫近、在音乐能穿透人心的地方,找到走出人生低谷的路。

他在以色列前线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巡回音乐会”。每一次演出,低沉的嗓音、平静的旋律、超越语言的民族信仰,以及他的独特魅力,修补了每一个被战争蹂躏破碎的灵魂。他用他的音乐为1973年的以色列带去救赎,自此成为赎罪日的文化符号;他也在这段过往中获得救赎,找到去路。

作者马蒂·弗里德曼以科恩未公开的手稿为本,花费数年之功寻找、采访那次战争中与科恩相遇的人,还原了科恩避而不提的一段传奇经历,以一个个残酷却温情的故事描摹了战争的另一面。

作者简介

作者马蒂·弗里德曼,著名以色列裔记者、作家,曾任美联社记者和《纽约时报》专栏撰稿人。其作品《无国之谍:以色列建国之际的秘密特工》《南瓜花:士兵的故事》《阿勒颇抄本》曾获萨米罗尔犹太文学奖、加拿大国家犹太图书奖和索菲·布罗迪勋章等荣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528号雷达站

第二章 天堂之门

第三章 埃及的子弹

第四章 遵照谁的意愿?

第五章 犹太战争中的伤口

第六章 神话之家

第七章 再次启程

第八章 谁沉溺于水

第九章 御敌之盾

第十章 兄弟

第十一章 在沙漠

第十二章 茶与柑橘

第十三章 无话可说

第十四章 早已湿透

第十五章 “心理学”

第十六章 喘息之机

第十七章 以撒的故事

第十八章 育空

第十九章 非洲

第二十章 你手上的鲜血

第二十一章 528号雷达站

第二十二章 拔示巴

第二十三章 顺其自然

第二十四章 战争是一场梦

第二十五章 谁焚身以火

第二十六章 一句祝福

内容简介

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是2024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 马蒂·弗里德曼。

得书感谢您对《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方志与全域旅游:以宁夏为例 电子书
本书通过梳理宁夏地方志中的全域旅游资源,分析了地方志资源与宁夏全域旅游的契合之处,对宁夏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地方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全域旅游开发相结合,能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事业提供优秀文化支撑,能为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成果提供资料源泉,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地方志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
杰瑞德博士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文集为纪念英国伦敦犹太文化中心海外部主任、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杰瑞德博士,收录国内犹太-以色列研究领域学者回忆和追悼杰瑞德博士的文章、感言,以及以“中国的纳粹大屠杀研究”“犹太历史与文化”“以色列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这些作者是杰瑞的朋友、同事或学生,他们或与杰瑞合作开展学术工作,或受杰瑞的启发及其精神的鼓舞而从事相关研究,或在研究中得到过杰瑞的各种帮助,希望以此文集纪念杰瑞德博士
以“小”生存的日本人:日本小巧文化的启示 电子书
5个方面阐述日本缩小型文化的特色。
山石磊落自成岩:王德滋传 电子书
王德滋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十分重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必须兼顾“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特别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四个平衡。他认为,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中,亦需注意处理好这四个关系。本书对王德滋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