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

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秦汉官方祭祀遗址研究的新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的菊生论坛举办的“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秦汉祭祀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全书结合文献(主要是《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偶尔也涉及《左传》)与考古发现(主要是山东和陕西,也旁及甘肃、宁夏和浙江),聚焦秦汉时期重要的祭祀遗址、仪轨及其政治意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类祭祀设施的功能大致分为祭天地、祭五帝(青帝太昊、赤帝炎帝、黄帝、白帝少昊、黑帝颛顼)、祭山川(五岳四渎)、祭鬼神,由此组成一套完整的祭祀体系。对于官方正统的祭祀体系,考古学界的关注相对较少,所以本书可以算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文集,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零,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丧家狗——我读〈论语〉》《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李零自选集》《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秦汉祠畤的再认识

一、祠、畤二字的含义

二、文献记载和地理分布

三、祭祀系统和祭祀对象

四、考古发现和有待探索的地点

五、总结

西周社会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失散

口述与书写

器用及其组合

时空记忆及其失散

结论

东亚文明视野下的都市景观

一、东亚文明的都市空间

二、都市文明的礼仪空间

结 语

“八主”祭祀研究

一、八主祠的地理位置、现存情况

二、八主祭祀形成的时间

三、八主祭祀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质

四、八主祭祀的历史影响

山东半岛秦汉祭祀遗址的发现与调查

一、月主莱山的调查与发现

二、日主成山的调查

三、阳主芝罘岛的调查

四、阴主三山调查记

五、关于八神祭祀遗址的几点认识

“秦子”再议

秦汉雍五畤的发现与研究

一、考古发现概况

二、收获与认识

雍畤文化遗存的新线索

一、雍畤文化遗存的新发现

二、畤文化遗存的特征

三、初步认识

由血池遗址新发现复原西汉雍地祭天礼仪

一、文献中的“雍五畤”

二、血池“郊祀”遗址的考古发现

三、对郊祀规程的尝试性复原

秦汉朝那湫渊遗址与万年以来东海子气候变迁

一、考古所见和文献中朝那湫渊的位置

二、朝那胡祠与胡戎祭祀

三、朝那湫渊与《诅楚文》

四、东海子近万年以来的气候演变

五、简单总结

甘肃正宁要册湫调查报告

一、史料中关于要册湫的记载

二、要册湫及其周围遗迹的调查与发掘

三、遗迹、遗址调查情况

四、主要遗迹与遗物

五、结 语

〔附〕湫头滩显圣庙四月初八庙会概况

秦汉祭祀玉人的发现与形制演变

一、考古发现

二、形制分析

三、相关认识

吴越国钱氏银简考释

一、银简的形制格式

二、刻在银简上的历史

三、吴越国投龙简制度

浙江省博物馆藏北宋帝王金龙玉简考释

一、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玉简

二、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玉简

三、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玉简

四、西湖疏浚出土北宋金龙

五、北宋时期帝王投龙简

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李零。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黑水为证: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 电子书
这是一部黑龙江上中游地区旅俄华侨的血泪史、奋斗史、发展史,更是黑龙江移民史的缩略。
历史深处的记忆:永州馆藏文物随笔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战国双环耳弦纹铁鼎;战国九大眼九小眼琉璃珠;战国谷纹琉璃璧;战国勾连云纹玉剑彘;西汉龟钮“刘疆”铜印;西汉刻几何纹提梁铜壶等。
吴越国考古 电子书
再现吴越钱氏在五代乱世中坚守的一方乐土。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电子书
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领域经典论文集。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电子书
“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