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

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历史学者杨国强思考历史的文章结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杨国强教授近期论著的结集,不同于高头讲章,更多是短篇与序跋,在极精炼的叙述中透露出他崛强而独特的文气,力透纸背的论史之功,以及让人血脉喷张的读书人情怀。在这个浮躁而有些癫狂的时代,书中的印迹既是一位史家的自我修炼,因着这一自制与焕发,又可以成为挣脱当下的清凉散。

作者简介

作者杨国强 ,1948年生于浙江诸暨,1953年迁居上海。198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2003年被聘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尤其侧重于晚清知识分子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史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篇

清学和近代中国思想走向中的偏失

儒学、士人与近代中国

曾国藩传稿

一个社会解体的时代和辛亥革命

蔡元培的文化品格和民初中国的新文化

公平正义和息争以安天下

关于《衰世与西法》的对话

一、晚清“残局”能否走活

二、晚清改革为什么那么困难

三、国家富强与人民福祉为何会产生矛盾

四、洋务为何不能惠及民生

五、祈雨背后的政治与观念

六、艰难时世中的情感与理性

七、中西文明的相遇

八、近代知识人为何多变

九、三十年治史的一点心得

钱穆:以文化贯通历史

笔谈三篇

一、太平天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二、维新变法与儒学的异化

三、辛亥革命与蜕变中的知识人

杂论四则

一、制度背后应有神圣性

二、反思中国人的自我意识

三、寻找安身立命之地

四、“君子之在势者”与天下人才的消长

下篇

在翻耕陈旧中进入历史的深处

史学理论和史学的碎片化

百年沧桑:一座城市和一条河

漫长的认知:中日之间的可比和不可比

革命所改变的东西和没有改变的东西

以敬慎之心立自得之见

科学的本相和科学的声势

在积寸累铢中切近历史

上帝的福音与尘世里的中国

民族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历史的回顾

时代·社会·国情

民主·科学·启蒙

追怀沈渭滨教授

附录 杨国强:走近晚清士人的心灵

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国强。

得书感谢您对《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 电子书
站在现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基础上,重新解读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文本。
新史学(第十三卷):历史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
毒药:危险物质的历史 电子书
一本关于“毒药”的科普书,以历史时期为脉络,详尽地科普每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毒药。
听吴晗讲史:历史的镜子 电子书
不管什么镜子,都照不出过去,只能照出眼前。通过历史的镜像,看见眼前及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