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18年春季刊。
内容简介
《北京史学》是一个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主要着力进行北京史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专题研究”,探讨北京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学术文化、环境变迁等各个方面的学术问题;“新书评介”,介绍近期出版的北京史学术著作;“研究综述”,对近年来北京史学研究成果及动态、学术活动等加以总结,为读者提供学术参考及资讯;“史料拾遗”,刊载或介绍新近发现的与北京史研究相关的新史料。
作者简介
编者王建伟,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专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学术委员会
《北京史学》发刊词
特稿
从会馆、庙寓到饭店、公寓
楔子
一 晚清以前(1821年以前)的北京指南书
二 道光《都门会馆》等书的旅馆记载
三 宣统以降(1909~1927年)新指南书的信息多元化
四 1927年后北平指南等的相关记载
五 铁路旅行等指南的简明推荐
六 抗战爆发后的《北京市工商业指南》等书
结语
国家视野
隆裕之丧与民初政治文化转型
一 危机应对与形塑共和:北京政府对隆裕之丧的应对
二 外国君主之丧:革命党人对隆裕之丧的反应
三 做国民抑或遗民:清遗民对隆裕之丧的反应
四 围观盛会的背后:一般民众对隆裕之丧的反应
地方制度
清代顺天府尹体制的演变
一 清初顺天府尹职权的局限
二 康熙朝顺天府尹职权的调整
三 顺天府尹体制的创新与稳定
四 总结
清末直隶省地方自治实践与基层行政体制的近代转型
一 首善之区:预备立宪与直隶省地方自治之内在关联
二 经验推广:天津县的“样板模式”与直隶省的地方自治
三 制度性扩张:直隶地方自治的实效与“绅权”膨胀
四 清末直隶省地方自治实践与基层行政管控体制之格局
五 结语
政区调整与北平划界纠纷(1928~1932)
一 北平划界计划的提出
二 省、县、村的立体围堵
三 市政府的努力与妥协
四 结语
区域文化
民国时期北京郊区民众文化观念变迁
一 教育观念
二 宗教信仰
三 家庭与性别观念
四 小结
区域集聚与多元共存
一 20世纪30年代北平高等院校的空间分布
二 沙滩“拉丁区”:开放空间与想象自由
三 西郊两大学:封闭校园与构建集体
四 西南城的学院:都市浪漫与舆论批评
当代诗人笔下的新疆屯垦
一 屯垦戍边的时代背景
二 “兵团诗人”的讴歌
三 “流寓诗人”的吟咏
四 “专业诗人”的颂扬
五 “战士诗人”的歌唱
六 结论
北京运河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意义
一 运河的兴衰与北京城市的发展
二 运河确立了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
三 运河对北京地域文化的影响
四 结语
人物研究
第一功 张东荪在北平和谈中的作用再分析
一 张东荪入选和谈代表
二 张东荪亲历和谈进程
三 张东荪掩藏内心失望
四 结论——兼戴、杨异见之商榷
研究综述
沦陷时期北平研究述略
一 相关历史档案、资料
二 相关著作、论文
三 目前的研究特点及展望
书评
中华书局版《北京话词典》读后
一 例句有误以讹传讹
二 “儿化”不当易生误导
三 概念不清引发误判
四 个别词条有待完善
五 简短结语
稿约
北京史学(2018年春季刊)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建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北京史学(2018年春季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