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史中的中国:诞生、演变、利用及其影响(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

世界能源史中的中国:诞生、演变、利用及其影响(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极大地推动并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内容简介

能源史成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本书收入的16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力求借鉴其他学科,以比较史学的方法,全面地分析各种能源的利用、制约因素、演变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求展示该领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中国近代以来各种能源发展的轨迹,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种角度分析和构建综合跨域的中国能源史,以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朱荫贵,曾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98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2006年兼任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2005年6-8月为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9月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社会科学家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中国近代航运史、股份制企业史、金融证券史等领域。主要成果有《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等书。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纵论篇

环境史中的能源与运输

用于生命的能源

能源布局构建人类历史

早期较为缓和的能源使用途径

能源:煤炭

能源:石油

能源:对替代能源的设想

能源的产出:运输

能源产出:能源与运输的意义

能源输出:电力

结语:节约能源与我们的能源转变

从能源安全看近代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

一、引言

二、近代中国能源的发展及限制

三、近代中国能源安全的个案分析

四、结论

国家计划、市场转型与产业创新——中国矿山机械工业的演化(1949—2014)

一、计划经济下的产业创建与成长

二、市场转型与产业的重组性发展

三、部门创新一例:矿用自卸车的研发

小结

历史学中的能源:一个文献综述

能源与现代世界的创建

作为权力的能源

对化石燃料依赖的来源

结语

电力篇

中国的电力产业:短缺经济格局下的大陆型发展

序言:电力产业的特点

一、南京政府时期的中国电力工业

二、人民共和国初期的电力产业

三、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工业化路线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电力产业发展与产业组织问题

结语:怎样理解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历史

台电与日占区的电力事业(1938—1945)——以广州、汕头为中心

一、前言

二、台拓在日本南进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军方直营的过渡时期(1938年11月—1939年1月)

四、“台拓为主、台电为辅”的暂行经营时期(1939年2月—1940年10月)

五、台电受粤方委托经营时期(1940年10月—1945年8月)

五、结语

西方经验与本土经营:近代上海电力产业的兴起与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变(1882—1893)

一、筹设:西方经验下的本土商业投资

二、竞争:煤电在公共照明权中的技术角力

三、改组:本土经营缺憾与工部局的监管

四、出售:经营窘境下的公营之路

五、结语

石油篇

能源史与地质学——也谈1945年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寻找石油的失败

一、中国东北地区的石油勘探

二、日本在中国东北寻找石油失败的原因

三、结语

外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1870—1937)

一、前言

二、美孚公司独步中国市场(1870—1920年)

三、1920—1937年中国石油市场的战国时代

四、结论

战后中国石油公司在台湾的经营(1945—1949)

一、前言

二、台湾石油业的接收与中国石油公司的成立

三、台湾油矿探勘处的成立

四、高雄炼油厂的接收与成立

五、结论

民企、外资与政府——顾维钧参与中国西北石油开发始末

引言

一、获得石油开发特许权

二、与美孚石油公司合作

三、开发特权遭政府收回

四、结语

“洋油”时代——基于旧海关史料对中国1863一1931年煤油市场的考察

一、旧海关史料与煤油进口资料

二、“洋油”运销的概况

三、全国煤油埠际运销网络及各区域消费

四、结语及进一步研究

抗战期间资源委员会的酒精工业

一、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的建立及生产

三、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的经营

四、制约酒精工业发展的因素

五、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的效应

煤炭篇

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山东峄县中兴煤矿为中心的考察

一、开采环节:基于采矿权的争夺

二、安全环节:防匪与“通匪”的辩证关系

三、资金环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的形成

四、运输环节:“存则双利,败则两伤”

五、结语

从能源史角度看近代中国机器采煤业的兴起及其效应

一、近代中国机器采煤业兴起的原因之一:列强因能源需求而侵逼

二、近代中国机器采煤业兴起的原因之二:解决国内对能源的需求

三、清廷争议与近代机器采煤业的诞生

四、近代中国机器采煤业失败与成功之例

五、近代能源产业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效应

20世纪前半叶中国东北的煤矿业

前言

一、内销导向期:1917—1920年

二、出口导向成长期:1921—1931年

三、内需为重时期:1932—1945年

四、满洲炭矿株式会社:1934—1945年

五、东北电力事业的建构

六、结论

作者简介(按姓氏拼音排序)

世界能源史中的中国:诞生、演变、利用及其影响(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是202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荫贵。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能源史中的中国:诞生、演变、利用及其影响(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新世界史(第二辑) 电子书

本辑以“古代世界的生成和成长”为主题展开讨论。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电子书

现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
从大野泽到梁山泊:公元12世纪末以前一个黄河下游湖泊的演变史 电子书

以现代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大野泽-梁山泊”在公元12世纪末之前的演迁史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