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了解学术发展前沿、把握学术发展脉络、明晰学术发展趋向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学年鉴(2002~2012)》由中国史学会主办,特邀张海鹏、王巍等著名学者,分学科、专题阐述了新时期十年历史学的重要进展。年鉴分设“特稿”“学科综述”“动态”“重大考古发现”等栏目,是了解学术发展前沿、把握学术发展脉络、明晰学术发展趋向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编者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学年鉴》编委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历史学年鉴》学术委员会
《中国历史学年鉴》编辑委员会
出版前言
一 特稿
新世纪十年史学概述
中国考古学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
关于“封建”问题的争论
中国近代史研究
清史与地方志和各种通史的编撰
中国现代史研究
世界史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一 探源工程的基本情况
二 探源工程实施以来的总体认识
新出资料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一 甲骨文、金文先秦史研究
二 简帛与战国秦汉魏晋史研究
三 文书碑刻与唐宋史研究
四 公私文书与明清史研究
近代史资料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一 历史经验
二 近代史资料出版概况
三 近代史研究的新趋势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关于当代史及其研究的概念问题
二 关于当代史的分期问题
三 关于当代史的主线问题
四 关于当代史的主流问题
五 关于当代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社会功能问题
新世纪的世界史研究
一
二
三
四
近十年来的唯物史观研究
二 学科综述
史学理论研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历史地理学
一 学科建设
二 研究方法的演进
三 新兴的研究领域
四 总结
历史文献学
史学史
一 论著综述
二 专论举例
三 展望前景
中国古代史
一 研究趋势
二 存在问题
中国近代史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中共党史
近代政治史
近代法律史
近代军事史
近代经济史
近代社会史
近代思想文化史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基本问题研究逐步深化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通史性著作的出版和再版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创新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各类专史性著作拓展了研究覆盖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制度化学术交流愈益活跃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
七 加强和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思考
世界史
世界近现代史
国际关系史与地区史
一 国际关系史研究
二 地区史研究
考古发现与研究
旧石器时代考古
新石器时代考古
夏商周考古
秦汉考古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明考古
其他
三 动态
1 新书评介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历史认识概论
历史哲学引论
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
叙事的转向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
西方历史编纂学史
封建考论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
秦制研究
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朝廷、州县与村里
唐书辑校
唐礼摭遗 ——中古书仪研究
祖宗之法 ——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
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中国近代通史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现代化历程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研究
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
再造“病人” ——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戊戌变法史事考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中苏关系史纲(增订版) ——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 ——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1925-1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论丛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
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
大动乱的年代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
毛泽东传(1949-1976)
世界文明通论·文明理论
文明交往论
荷马社会研究
欧洲文艺复兴史
世界近代史
法国政治制度史
中东国家通史
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60年(1949-2009)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
安徽繁昌人字洞 ——早期人类活动遗址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桂林甑皮岩
梁带村芮国墓地 ——2007年度发掘报告
西汉礼制建筑遗址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
渤海上京城
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年考古发掘报告
2 史学新刊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新史学
经济-社会史评论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中国乡村研究
城市史研究
历史学家茶座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
简帛研究
唐研究
近代史学刊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
全球史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
3 学术会议
“封建”名实问题与马列主义封建观学术研讨会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
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 ——纪念梁启超《新史学》发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
第五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
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 ——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国史学术年会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
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
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学术报告会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首届学术年会
第七届青年世界史工作者研讨会及第十二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古代国家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国际学术探讨会
第二届中国世界城市史论坛国际研讨会
第一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
面向2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通史教育国际学术会议
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2001-2010)
第四届东亚考古学大会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一次年会
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汉长安城与汉文化 ——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鄂尔多斯青铜器与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 ——北方草原通道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遗址保护研讨会
船与人:亚洲古船历史学与考古学比较研究的新视角国际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
4 现代史学家
蔡尚思
陈翰笙
龚育之
韩国磐
胡绳
贾兰坡
李新
林志纯
瞿同祖
任继愈
王毓铨
王钟翰
吴汝康
徐苹芳
杨宽
俞伟超
张芝联
5 知名学者
安金槐(1921-2001)
安志敏(1924-2005)
陈胜粦(1937-2003)
陈锡祺(1912-2008)
丁日初(1917-2002)
丁守和(1926-2008)
端木正(1920-2006)
韩伟(1937-2011)
何芳川(1939-2006)
黄永年(1925-2007)
金重远(1934-2012)
李侃(1922-2010)
李华兴(1933-2011)
李逸友(1931-2002)
梁尚贤(1936-2011)
林茂生(1929-2005)
刘明逵(1926-2004)
刘文鹏(1931-2007)
刘宗绪(1933-2003)
马承源(1927-2004)
穆舜英(1932-2008)
彭明(1924-2008)
戚国淦(1918-2010)
荣天琳(1918-2009)
史革新(1949-2009)
宋伯胤(1921-2009)
孙守道(1931-2004)
孙思白(1913-2002)
唐振常(1922-2002)
田广金(1938-2006)
佟柱臣(1920-2011)
王桧林(1925-2009)
王觉非(1923-2010)
王年一(1932-2007)
王养冲(1907-2008)
王永兴(1914-2008)
杨立强(1939-2002)
杨生茂(1917-2010)
余绳武(1926-2009)
张国辉(1922-2004)
张森水(1931-2007)
张学正(1930-2002)
张亦工(1946-2003)
赵光贤(1910-2003)
赵生琛(1930-2007)
赵矢元(1930-2004)
钟文典(1924-2010)
周天度(1928-2009)
朱庭光(1924-2005)
邹衡(1927-2005)
6 中国史学会中外学术交流
7 中国史学会动态
四 重大考古发现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
四川成都金沙商周遗址
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的考古发掘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收获
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汉时期城址及秦代简牍(2002)
江西南昌李渡元明清三代烧酒作坊遗址(2002)
2002-2003年陶寺城址重大考古发现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2005)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2006)
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2006-2007)
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2007)
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2008)
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2008)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2008)
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2009)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考古发掘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2009)
河北曲阳定窑遗址考古发掘(2009)
哈民遗址
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2010)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考古新发现(2010-2011)
老奶奶庙遗址(2011)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2011)
西藏日喀则定结县恰姆石窟寺(2011)
五 其他
国家图书奖获奖名单(历史学)
第1届(1993年)
第2届(1995年)
第3届(1997年)
第4届(1999年)
第5届(2001年)
第6届(2003年)
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获奖名单(历史学)
第1届(2008年)
第2届(2011年)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获奖名单
第1届(1999年)
第2届(2002年)
第3届(2007年)
第4届(2012年)
胡绳青年学术奖获奖名单(历史学)
第1届(1997年)
第2届(2000年)
第4届(2006年)
第6届(2012年)
中国历史学年鉴(2002~2012)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学年鉴》编委会。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历史学年鉴(2002~2012)》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