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念与思想之间:论先秦义范畴之生成

在观念与思想之间:论先秦义范畴之生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一个”义“字,构成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基因?

内容简介

在先秦时期的思想观念中,“义”是一个再普通再常见不过的德目了,任何关于它的话题似乎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不过,在这个司空见惯的“义”字身上,却隐藏着中国古代政治观念起源的关键信息,蕴含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形成的最高准则。在先秦时期的诸多社会领域内,“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华夏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华民族最为典型的文化基因。

作者简介

作者桓占伟,男,1974年3月出生,河南省许昌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先后获学士学位、专门史硕士学位和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河南省教育厅工作,2001年后任教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2002年至2014年,主要从事文化旅游研究和旅游规划工作;2014年至今,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与观念史的教学研究工作,指导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6年1月,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本书旨趣

第一章 从祭祀程序到政治准则——殷周时期义观念生成的历史考察

一 商代义观念的萌芽

二 西周义观念的生成

三 义的观念化及其属性

小结

第二章 义以出礼 义以生利 允义明德——春秋时期义观念统领地位之确立

一 义对礼、利、德的统摄

二 义:社会行为的价值尺度

三 义观念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价值表现

四 春秋义观念凸显的历史原因

小结

第三章 夫子之道“义”以贯之——“义”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 孔子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 “孔子义思想”说之成立

三 孔子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四 义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小结

第四章 观念社会化的神秘力量——义观念在战国时期的下移及其社会组织作用

一 义观念下移的社会表现

二 战国义观念下移的历史原因

三 义观念下移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百家争鸣中的共鸣——战国时期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一 诸子对传统义思想的继承

二 诸子义思想之分化

三 诸子义思想共鸣的历史启示

小结

第六章 从未思之物到致思之花——先秦义范畴生成的理论考察

一 义观念: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二 义思想: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

三 义观念与义思想:未思之物与致思之花

四 先秦义范畴的生成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后记

在观念与思想之间:论先秦义范畴之生成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桓占伟。

得书感谢您对《在观念与思想之间:论先秦义范畴之生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究了“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和中国比较神话学如何开拓创新。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电子书
清代既是儒家学说的总结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这本书带你看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挣扎。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2期) 电子书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价值论研究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电子书
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维护社会制度,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伦理与文明(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主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