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

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一项前所未有的“思想实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考察23位古今中外历史学家关于国家和文明兴衰的研究,提炼出12个足以影响文明兴衰的驱动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回顾和反思了三千年的犹太历史。本书打破学科边界,广泛涉及经济学、遗传学、人口学、宗教学、环境政策等方面,通过犹太历史与文明兴衰理论的互鉴,展望犹太民族的未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认为文明兴衰必须放入全球背景中考察。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未来全球政治和文化的重新调整中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本书可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瑞士巴塞尔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博士。曾任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生物技术部门负责人,研究科学和技术政策。现为耶路撒冷的犹太民族政策研究所(JPPI)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犹太文明史、以色列科技政策、以色列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佩雷斯总统序

致中国读者(2019)

导语 一次思想实验

第一部分 定义和方法问题

导言

第一章 文明还是文化

第二章 十字路口:难以捉摸的兴起、繁荣和衰落

第三章 选取历史学家的三个类别

第四章 论历史哲学

第五章 预见的障碍

第二部分 历史学家论兴衰

导言

第一章 修昔底德(希腊,约公元前460—前400)

第二章 司马迁(中国,约公元前145—前90)

第三章 伊本·赫勒敦(突尼斯,1332—1406)

第四章 爱德华·吉本(英国,1737—1794)

第五章 雅各布·布克哈特(瑞士,1818—1897)

第六章 马克斯·韦伯(德国,1864—1920)

第七章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德国,1880—1936)

第八章 约翰·赫伊津哈(荷兰,1872—1945)

第九章 阿诺德·汤因比(英国,1889—1975)

第十章 皮蒂里姆·索罗金(美国,1889—1968)

第十一章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国,1902—1985)

第十二章 马歇尔·霍奇森(美国,1922—1968)

第十三章 伯纳德·刘易斯(美国,1916—2018)

第十四章 乔纳森·以色列(美国,1946— )

第十五章 保罗·肯尼迪(美国,1945— )

第十六章 贾雷德·戴蒙德(美国,1937— )

第十七章 布莱恩·沃德-珀金斯(英国,1952— )

第十八章 曼瑟·奥尔森(美国,1932—1998)

第十九章 彼得·图尔钦(美国,1957— )

第二十章 克里斯托弗·蔡斯-邓恩(美国,1944— )与托马斯·D. 霍尔(美国,1946— )

第二十一章 约瑟夫·A. 泰恩特(美国,1949— )

第二十二章 亚瑟·赫尔曼(美国,1956— )

第三部分 兴起、黄金时代和衰落的宏观历史条件

导言

第一章 挑战与应战

第二章 机会之窗

第三章 全球兴衰趋势

第四章 繁荣的文明还是黄金时代的神话

第五章 繁荣文明的文化成就

第六章 衰落的多重原因

第七章 全球未来:“文明的终结”还是“西方的衰落”

第四部分 文明兴衰的驱动力:总体观察与犹太历史

导言

第一章 宗教:身份保障及其弊端

第二章 超理性纽带:默契共识还是群体凝聚力

第三章 教育、科学、技术:未来的驱动力

第四章 语言:兴衰的一个因素

第五章 创造性领导力与政治精英

第六章 数量和临界数量

第七章 文明持久的经济基础

第八章 战争:一把双刃剑

第九章 地缘政治和文明亲和力

第十章 内部分歧

第十一章 运气或偶然事件

第十二章 自然与健康灾害

第五部分 转型的驱动力:两个案例研究

导言

第一章 小国变强国:荷兰共和国

第二章 从大国衰落到新的崛起:土耳其

展望与结论

注释

参考书目举要

附录一 供决策者参考的框架

附录二 犹太人的创造力贯穿了各个时代

后记

致谢

中译本跋

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是202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色列] 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电子书
10大主题,171个小话题,本书带你全景式漫游大唐。
中国古代异闻录2:那些历史上的神秘案件 电子书
专讲鲜为人知的古代真实大案,与呼延云一起探索不一样的古代异闻世界。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中国古代图书史:以图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电子书
中国古代图书史的宏观研究,以图书为中心的文化史。
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 电子书
本书汇集了众多北大学者、学子有关中国历史研讨的精辟论述和观点,以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介绍了从炎黄传说到清帝退位之间,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制度沿革以及社会变迁的文化风貌,可使读者对中华文明有一个清晰、简洁的了解。本书适合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希望领略更多史学大家观点的读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