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属性与个人面孔

族群属性与个人面孔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将人类学理论融入中国民族文学(电影)分析的著作。

内容简介

民族文学和影像既包含着对共同体属性的文化表达,又是对个体生命与生活际遇的独特艺术表现;民族文学和影像具有民族志记录的文献价值,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艺术重构。

本书主要以人类学和民族志的视角,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愈来愈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学和影像。通过民族文学和影像的记录与重构的分析,提升人们对中国叙事语境中文化多样性及其独特价值的认知。

作者简介

作者王艺涵,山东枣庄人。文学博士,副教授,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任职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与影视批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当代民族电影的民族志意涵

第一节 文学−影像民族志视域的出现

第二节 文学−影像叙事与民族志书写的交互性

第三节 文学−影像民族志书写的社会模式与个人实践

第四节 一个主题的多重维度

第一章 叙事类型:寓言、史诗与日常生活呈现

第一节 作为民族志寓言的《狼图腾》

第二节 《永生羊》与史诗风格

第三节 《静静的嘛呢石》与日常生活

第二章 族群边界:从地理边界到语言−社会边界

第一节 叶尔克西:边界之内

第二节 万玛才旦:语言−社会边界的越界

第三节 哈斯朝鲁:双重越界

第四节 卓·格赫与宁才:没有返回的出走

第五节 还乡式的美学

第三章 朝圣之旅: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

第一节 与苦难和解:《阿拉姜色》

第二节 《太阳总在左边》:朝圣与救赎

第三节 阈限与心灵的通过仪式

第四节 松太加的“壁画美学”

第四章 “感觉的寓言”:族群中的个人面孔

第一节 石舒清与《清水里的刀子》

第二节 生与死的忧思

第三节 面孔与地貌的隐喻

第四节 存在者的悲光

第五章 祛魅的叙事:分析与批评的民族志诗学

第一节 身份与记忆的错位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的邂逅

第三节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第四节 万玛才旦的思考:超验的和经验的

第六章 记录与创造:作为一种文化寓言的艺术

第一节 仪典上的阿肯

第二节 “像教”与审美

第三节 仪式与艺术

第四节 寓言化的影像叙事

结语 “在他人的土地上”

参考文献

族群属性与个人面孔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王艺涵。

得书感谢您对《族群属性与个人面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 电子书
了解和研究保安族这一民族不可错过的作品。
新个人所得税制解读与实务操作指南 电子书
本书在充分研究新个人所得税政策精神及其实施影响的前提下编写。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研究 电子书
本书构思了一个非盈利组织的成长历程,兼具学术性和故事性。
掌控自己——轻松构建高效的个人管理模型 电子书
本书以3个人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个人管理系统搭建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管理的若干方法,概括为两个系统模型,分别是“WATCH”(表盘模型)和“IPO”(表带模型)。“WATCH”(表盘模型)是由WISH(愿望目标)、ACTION(行动计划)、TIME(时间记录)、COMMENTS(总结反思)和HYPERENERGY(充沛精力)等五个元素构成的,这个表盘通过强大的行动力让整个系统顺畅运转起来。仅有“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社会转型中的族群关系”这一主题的大量研究成果,希望在这些论文中提出的观点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