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体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体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国土地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改革首先应该站在国家的立场,从中国的视角去看如何改、改什么、怎么改,而不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从西方的视角去选择突破口、路径和方案。否则,对于如何认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何选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标,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结论会是大相径庭的。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观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原始共产制经济思想和集体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影响

第三节 简单协作生产与井田制的历史印记

第四节 封建社会土地经济理论、政策思想和制度安排的文化沉淀

第五节 近代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六节 新中国土地制度选择的背景、重大变革及其历史贡献

第七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秉持的历史观

第二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认识观

第一节 何谓土地公有制

第二节 何谓土地市场

第三节 何谓土地制度

第四节 何谓中国道路

第三章 国外土地制度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 国际土地制度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国际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演化

第三节 国际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

第四节 国际土地制度改革的失败教训

第四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和局限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期探索

第二节 农村“三块地”改革的主要争点

第三节 农村“三块地”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情况

第四节 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的主要经验

第五节 农村“三块地”改革待深化的问题

第五章 土地和土地制度改革的特殊性

第一节 土地是复杂的多功能综合体

第二节 市场无力解决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第三节 产权理论指导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限性

第四节 土地制度改革非封闭的经济学问题

第六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改革诉求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

第三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第四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整体性构想

第五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

第六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重点

第七章 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案设计

第一节 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

第二节 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理论辨析

第三节 土地征收范围

第四节 土地征收程序

第五节 土地征收补偿

第六节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

……

第八章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方案设计

第九章 宅基地制度改革方案设计

第十章 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

第十一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第十二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风险防范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体研究是2018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次芳。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体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树名木——济南卷 电子书
《中国古树名木——济南卷》是一部反映济南市古树名木的专著。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济南市古树名木的分布、状况及传说等。本书记述范围为2015年济南市行政区域,年代断限及上限自事物发端,下限至2015年底。
中国乌龙茶种质资源图鉴 电子书
本书收录适制乌龙茶的常见茶树200多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中国乌龙茶的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种质来源、品质特性及部分名茶保护母树图片信息。每种乌龙茶配以植株、枝梢、叶片、花朵解剖、果实结构和部分生产茶园的图片;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科普性。
草原制度与中国干旱区草原管理 电子书
本书主要阐述中国草原管理政策的理论渊源、梳理中国草原管理制度变迁历史,并以半农半牧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牧区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深入分析草原承包制和草原确权的制度功能,探讨了不同地区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感知差异,并对干旱区草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本书对中国草原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新疆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和第3章),重点梳理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历程、总结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第二部分(第4章和第5章),重点分析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三部分(第6章和第8章),重点从微观层面——牧民角度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评价;第四部分(第7章),重点研究牧民和城镇居民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参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张掖市农科院近几年调查研究成果及对农业发展的思考,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概念、内涵、循环方式、循环途径、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