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心灵史,也是一部生动的审美史、生活史。
内容简介
浙江山水灵秀,人文蔚兴,自晋唐以来,山水与人文交相融合、摩荡,以“诗”为灵魂,以“路”为载体,生成独具文化形态和审美意蕴的浙江诗路。从全国来看,不乏拥有奇绝山水资源的省份,也不乏人文积淀深厚的地域,但如浙江这样“全境如画”“诗画合一”者,实属罕见。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瓯江诗路展示了两浙富有诗意的生态画卷,具有鲜明的“浙江辨识度”。
金华为东南大郡,无疑是诗路浙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金华诗路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当代价值,都值得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传承创新。
作者简介
编者李圣华,现为浙江越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古籍整理、浙学研究。出版著作《晚明诗歌研究》《初明诗歌研究》《方文年谱》《汪琬全集笺校》《宁海丛书提要》等。
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明人别集稿抄本搜集、整理与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二等奖。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委员会
前言
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初去郡
八咏诗(八首选三)
游金华山
泛永康江
登玄畅楼
赠海法师游甑山诗
入道士馆
早发诸暨
望乡夕泛
送东阳王太守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
题沈隐侯八咏楼
送人入金华
双林寺谒傅大士
送律师归婺州
送客归兰溪
和杨使君游赤松山
春末兰溪道中作
送婺州许录事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
黄初平将入金华山
别方岩
题紫霄观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选一)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题八咏楼
此心
游兰溪灵洞
游赤松观
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
藏春园
念奴娇·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
郭氏山林十六咏
白沙溪遣兴
续八咏(八首选一)
登八咏楼有感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
婺女极目亭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蜡屐亭
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又用前韵谢叶宰(四首选一)
游三丘山
题石洞
春晚郊行
重题八咏
洞山十咏(十首选三)
题郑氏义门
客有问金华胜游者以诗叙其概
与皋羽子善游宝掌山
寄东白许元发
仙华山招隐
八咏楼
春日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
东阳八咏楼
忆双溪
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
归度太阳岭
登方岩谒赫灵庙却至寿山寺
金华北山纪游
发婺州
游赤松宫
深袅江源
兰溪舟中
和黄晋卿北山纪游韵
兰皋雅集
兰溪棹歌(三首选一)
苏溪亭
游赤松祠
和刘伯温秋怀韵
还潜溪故居己亥春作
登覆釜岩
自衢州至兰溪
题兰溪东峰亭
景濂叔能仲辨自浦阳来访同登东峰亭分韵得东字
和博士兄同性原游飞雨洞流觞
送宋起居还金华
金华洞天
郑义门
题小画(三首选一)
题兰溪圣寿教寺壁
九峰
留别五峰
圣览亭
将至兰溪夜宿沙浦
通济桥
秋日偕诸同志游金华(二首选一)
登仙华山
伊园十便·眺便
过太阳岭以其高而近日,故名
由兰溪县坐茭白船晚至金华
八咏楼
兰溪
游金华山三洞歌
题吴雪樵丈诗草兼送归里(其二)
题金华雅岩村华藏寺图
游金华双龙洞
晓登方岩
为陈望道题画
过兰江
金华府南一个草湖内
大堰河——我的保姆
题万佛塔
荒野的曙色
诗路金华:金华经典诗词赏析是2023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李圣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诗路金华:金华经典诗词赏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