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

5G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解析5G技术:编码、滤波器、MIMO天线、超高频传输、异构网络、全双工。

内容简介

本书共8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第2章介绍 5G信号先进编码技术,第3章介绍了5G信号通信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技术,第4章介绍了新型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第5章介绍了新型超高频传输技术,第6章介绍了5G通信系统的超密度异构网络,第7章介绍了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第8章对5G商业化进程与下一代移动通信进行了展望。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前言

第1章 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1 第一代移动通信概述

1.1.1 1G的发展

1.1.2 1G的缺点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1.2.1 GSM概述

1.2.2 码分多址技术

1.2.3 2G升级版2.5G-GPRS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1.3.1 3G的发展

1.3.2 关键技术及标准制定

1.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1.4.1 4G的发展

1.4.2 关键技术

1.4.3 4G标准

1.4.4 4G瓶颈

1.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关键技术

1.5.1 5G概述

1.5.2 5G研究进展

1.5.3 5G关键技术

1.5.4 国内外5G研发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5G信号先进编码技术

2.1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信道编码技术

2.1.1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2.1.2 置信传播算法

2.1.3 LDPC码的校验矩阵

2.2 极化码技术

2.2.1 控制信道的极化码编码方案的优势和原理

2.2.2 极化编码的实现

2.2.3 极化码的译码方案

2.2.4 任意码长的极化码编码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5G信号通信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

3.1 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的工作原理

3.2 FBMC的实现过程

3.3 与FBMC技术相关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

3.3.1 通用滤波多载波

3.3.2 广义频分复用

3.3.3 滤波器正交频分复用

3.4 零相关码FBMC系统的同步方法

3.4.1 同步误差对FBMC系统的影响

3.4.2 基于训练符号的FBMC系统同步算法

3.4.3 性能分析与仿真结果

3.5 基于峰值反馈跟踪降低FBMC-OQA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3.5.1 PTS算法的基本原理

3.5.2 TR算法的基本原理

3.5.3 降低FBMC-OQAM系统PAPR的改进算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

4.1 大规模MIMO系统

4.1.1 大规模MIMO系统发展背景

4.1.2 大规模MIMO系统特点

4.1.3 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

4.1.4 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

4.2 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

4.2.1 线性预编码技术

4.2.2 非线性预编码技术

4.2.3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技术

4.2.4 大规模MIMO系统导频污染的抑制方法

4.3 大规模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技术

4.3.1 波束赋形算法性能

4.3.2 波束赋形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4.3.3 预编码与波束赋形比较

4.4 大规模MIMO 系统的通信能效

4.4.1 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的传统方法

4.4.2 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天线选择提高通信能效的方法

4.4.3 大规模MIMO系统中注水功率分配改进方法

4.5 MIMO系统检测技术

4.5.1 MIMO系统检测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4.5.2 基于差分度量低复杂度QAM-MIMO检测方法

4.5.3 带预测函数的改进算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型超高频传输技术

5.1 毫米波技术

5.1.1 毫米波传播特性

5.1.2 毫米波通信的信道模型

5.1.3 毫米波通信在5G中的应用

5.2 可见光通信技术

5.2.1 可见光通信概述

5.2.2 可见光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可见光通信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原理和实现方法

5.2.4 降低VLC-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PTS技术

5.2.5 波峰反馈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PTS技术降低VLC-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5.2.6 融合遗传和爬山算法降低VLC-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

5.2.7 蛙跳和爬山相结合算法的PTS技术降低VLC-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

参考文献

第6章 5G通信系统的超密度异构网络

6.1 5G无线网络架构

6.1.1 超密集无线异构网络

6.1.2 5G无线异构网络架构

6.2 超密集无线异构网络关键技术

6.2.1 干扰协调

6.2.2 无线资源管理

6.2.3 移动性管理

参考文献

第7章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7.1 载波频率同步技术

7.1.1 无辅助导频的载波同步

7.1.2 有辅助导频时的载波同步

7.2 时钟同步技术

7.2.1 使用导频信号的时钟同步方法

7.2.2 使用训练序列的时钟同步方法

7.3 零自相关码的新型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算法

7.4 符号同步技术

7.4.1 基于数据辅助的符号同步算法

7.4.2 基于循环前缀的符号同步算法

7.5 信道估计方法

7.5.1 基于参考信号的估计

7.5.2 盲信道估计

7.5.3 半盲信道估计

7.5.4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

7.5.5 基于压缩感知的系统参数化信道估计及均衡方法

7.6 信号检测

7.6.1 DFT域单点均衡空时联合检测技术

7.6.2 基于干扰抵消的迭代式空时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第8章 5G商业化进程与下一代移动通信展望

8.1 推进5G标准的三大国际组织

8.1.1 国际电信联盟

8.1.2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8.1.3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联盟

8.2 5G通信的世界布局现状

8.2.1 中国

8.2.2 欧盟

8.2.3 其他国家

8.3 5G通信商用化需解决的问题

8.3.1 数据风暴

8.3.2 5G安全

8.3.3 设备的发展

8.3.4 5G终端应用场景

8.3.5 5G终端技术挑战

封底

5G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是2020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刘刚。

得书感谢您对《5G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移动通信网络:从标准到实践 电子书
适读人群 :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希望了解5G的专业人士,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由5G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一线专家撰写 本书内容紧密结合5G标准,全面反映5G系统设计新成果 详细介绍了5G核心网、5G无线网络、5G空中接口、5G核心网组网部署、5G无线资源管理及算法、5G无线网络规划实际解决方案
5G移动通信系统:从演进到革命 电子书
本书带你快速了解业界领先通信企业在5G方面的全新研究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 电子书
华为与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联袂创作,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亲自主笔,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谈振辉教授撰序推荐。产教融合,在符合高校教学大纲的同时,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华为HCNA官方认证教材,四本教程分别针对四项职业技能认证,全部覆盖HCNA知识点。 配合华为ICT学堂在线视频,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扫码即看华为名师在线课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
现代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现代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试图以一个工程从业人员的视角来介绍无线通信系统,共分10章,包括:概率论、随机过程与无线通信、无线信道、调制与解调、线性调制与信道均衡、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信道编码、多天线技术、同步技术、衰落信道中的分集技术和调度机制与链路适应,《现代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的重点主要聚焦在无线通信系统,试图用有限的篇幅将无线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讲解透彻。
LTE移动通信技术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LTE移动通信技术、LTE基站设备和LTE基站设备开通与维护等方面相关知识。全书共有6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LTE概述、OFDM基本原理、LTE协议原理、MIMO基本原理、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并且还安排了LTE基站开通的实训部分。为了让读者能够及时地检查学习效果,把握学习进度,每模块后面都附有丰富的习题。为了更贴近企业、更符合岗位需求,本书由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直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