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通史

波兰通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波兰丰富历史,翔实呈现千年奋斗。

内容简介

波兰是欧洲中部的美丽,维斯瓦河从南到北纵贯国土中部。波兰底蕴深厚,这片沃土哺育了像哥白尼、密茨凯维奇、肖邦、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那样的天文学家、诗人、作曲家和钢琴家、科学家。在20世纪,有四位杰出的波兰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显克维支、莱蒙特、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波兰对欧洲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书中主要叙述了波兰从10世纪中叶建国至21世纪初期的发展历程,向读者展现了波兰彼雅斯特王朝、雅盖洛王朝、自由选王的贵族共和国、第二共和国、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波兰曾三遭瓜分,又经外族统治,但波兰为捍卫主权和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本书以翔实的内容和清晰的脉络向读者呈现了千年波兰的奋斗篇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波兰国家的建立和早期封建社会(从远古到1138年)

一、波兰土地上的原始公社制度

二、封建关系的产生和国家雏形的出现

三、波兰国家的建立

四、封建早期的波兰国家

第二章 封建割据时期的波兰(1138—1333)

一、社会经济的变化

二、政治分裂局面加深和外敌入侵

三、波兰王国的建立

四、13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三章 波兰的等级君主制(1333—1505)

一、波兰王国的国际环境和对外政策

二、波兰和立陶宛的王朝联合

三、波兰和捷克的胡斯运动

四、十三年战争和收复东波莫瑞

五、等级君主制

六、商品经济的发展

七、14—15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四章 波兰贵族共和国(1505—1618)

一、16世纪的欧洲和波兰

二、贵族民主制的发展

三、政治结构

四、宗教改革

五、劳役制庄园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六、波兰的对外政策和多民族的波兰贵族共和国的建立

七、16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五章 大贵族统治下的波兰贵族共和国(1618—1733)

一、17世纪的欧洲和波兰

二、波兰的对外战争

三、大贵族统治下的波兰

四、波兰经济的衰退

五、17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六章 启蒙和改革时期的波兰(1733—1795)

一、18世纪的欧洲和波兰

二、第一次瓜分(1772)

三、波兰经济的发展

四、革新运动和第二次瓜分(1793)

五、科希秋什科起义和第三次瓜分(1795)

六、18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七章 拿破仑时期的波兰(1795—1815)

一、瓜分国的政策

二、波兰人民恢复独立的尝试

三、华沙公国

第八章 波兰王国和1830年十一月起义(1815—1831)

一、波兰王国的建立

二、波兰王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1830年十一月起义

第九章 革命年代(1832—1849)

一、伟大的流亡运动

二、国内的革命运动

三、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

四、1848年革命

第十章 1863年起义时期(1850—1864)

一、封建社会末期的农民问题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二、1863年一月起义

三、19世纪30—50年代的波兰文化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864—1900)

一、国际形势和瓜分国的民族压迫政策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工人政党的建立

四、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政党的建立

五、19世纪后半期的波兰文化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时期的经济和政治1905—1907年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波兰共和国的重建(1914—1918)

一、20世纪初期波兰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

二、波兰王国的1905—1907年革命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波兰共和国的重建(1914—1918)

第十三章 波兰第二共和国:议会民主制度(1918—1926)

一、边界的形成

二、社会经济和民族结构

三、1921年宪法和议会民主制度

四、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波兰社会党和波兰农民党

五、波兰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

第十四章 波兰第二共和国:毕苏茨基政权(1926—1939)

一、“五月政变”的原因、过程和性质

二、萨纳奇

三、经济危机和1935年宪法

四、国际形势和波兰的对外政策

五、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文化

第十五章 波兰人民反对法西斯德国占领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39—1945)

一、1939年的九月战争法西斯德国的占领政策苏联的占领政策最初的抵抗运动

二、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政策和波苏关系

三、波兰工人党的建立和国内抵抗运动的壮大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

四、波兰东部的解放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建立华沙起义全国的解放

第十六章 波兰人民共和国(1945—1955)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1945—1949)

二、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六年计划(1950—1955)

第十七章 波兰人民共和国(1956—1970)

一、解冻和转折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1960)

二、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济和政治(1961—1970)

第十八章 波兰人民共和国(1971—1989)

一、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第六届议会的选举

二、1971—1980年经济和政治的变化

三、1980年危机

四、人民波兰的文化

第十九章 波兰第三共和国(1989—2001)

一、马佐维耶茨基政府

二、别莱茨基政府

三、从奥尔谢夫斯基政府到苏霍茨卡政府

四、民主左翼联盟和波兰农民党执掌政权

五、波兰共和国宪法从布泽克右翼政府到米莱尔左翼政府

六、波兰第三共和国的文化和宗教

大事记

附录一 彼雅斯特王朝世系图

附录二 雅盖洛王朝世系图

附录三 自由选王名单

附录四 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总统和总理名单

附录五 波兰第二共和国流亡政府总统和总理名单

附录六 波兰人民共和国总统、国务委员会主席和总理名单

附录七 波兰第三共和国总统和总理名单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

波兰通史是2024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刘祖熙。

得书感谢您对《波兰通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