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

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运用新一代遥感技术开展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相关研究的总结。

内容简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毛竹林强大的固碳能力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毛竹林频繁的林分变化和特殊的生理生态过程给毛竹林研究带来了极大挑战,准确探明毛竹林林分参数、物候过程和能量流动对科学评估毛竹林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源、多平台、多尺度的遥感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应用新一代遥感技术开展林业资源监测是国家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智慧林业之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

作者李龙伟,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林业遥感和城市遥感科研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章 基于地基LiDAR的单株毛竹几何参数测算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与数据采集

2.3 单株毛竹点云数据处理

2.4 单株毛竹建模可视化效果分析

2.5 单株毛竹模型四参数量测精度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激光回波强度的毛竹竹龄判别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与数据采集

3.3 数据处理方法

3.4 基于激光回波强度的毛竹“年”竹龄判别模型

3.5 基于激光回波强度的毛竹竹度判别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红边波段的毛竹林大小年识别

4.1 引言

4.2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4.3 研究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研究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毛竹林大小年时空分异规律

5.1 引言

5.2 研究区和数据处理

5.3 研究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遥感的毛竹林物候监测

6.1 引言

6.2 研究区和数据处理

6.3 研究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5 研究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毛竹笋地上生物量测算方法与评价

7.1 引言

7.2 试验场地设备和技术路线

7.3 试验数据采集与前期处理

7.4 毛竹笋材积量测算方法研究

7.5 毛竹笋材积量与地上生物量转换模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单株及样地尺度毛竹林地上生物量测算

8.1 引言

8.2 试验概况

8.3 单株毛竹竹秆地上生物量的测算

8.4 单株毛竹冠层生物量的测算

8.5 单株毛竹地上生物量模型

8.6 毛竹样地地上生物量模型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区域尺度毛竹林地上生物量建模与估算

9.1 引言

9.2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9.3 研究方法

9.4 结果分析

9.5 研究讨论

9.6 本章小结

附录 专用名词索引

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是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龙伟 等。

得书感谢您对《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铁工程监测 电子书
梁晨主编的《地铁工程监测(全国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地铁工程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为5个项目,包括:工程监测的基本技术要求与管理;地下工程监测项目及其控制基准;地下工程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地下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地下工程现场监测的组织与实施。本书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编写的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地下工程监测和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床旁超声监测 电子书
主要内容:1.简要地阐述临床超声基础。2.血流动力学的超声监测包括血流动力学基础、心脏泵血功能、心脏前后负荷的超声监测如右心系统、血容量、肾脏血流监测等。3.胸肺部疾病的超声监测包括肺水肿等疾病。4.腹部超声疾病的监测。5.创伤的超声监测。6.妇科急症的超声监测。7.超声引导下的穿刺。8.食道超声监测。主要特点:1.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阐述超声监测技能,依据超声监测参数进而解释临床病理生理学。2.图
多频带脉冲超宽带系统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 电子书
认知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通信系统,它既具有超宽带技术的高保密性、高速率、低功耗等优势,又具有认知无线电技术频谱接入的灵活性,可有效地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缓解无线电资源日益匮乏的压力。鉴于认知超宽带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书集合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侧重于提高系统有效性的设计方法研究,并给出了多路多带并行传输系统的系统构架及性能分析,可供该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毛德西方药心悟 电子书
本书集中反映了毛德西教授的临床经验。全书有经方40首,时方46首,经验方44首,简易方50首,书后还附有毛德西教授弟子的学习体会。毛德西教授对经方运用娴熟,对时方也了然于胸中,而对自己的经验方则重视实践,不尚空谈。对于流传民间的验方与简易方,也不乏学习之。他认为经方是方剂之本,方证对应、辨证论治则是经方的灵魂。他虽年过七旬,诊务繁忙,但仍然在不断学习名家的经验,并背诵之,实践之,为的是运用学到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