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入剖析大模型与超级平台,揭示未来科技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当下科技领域中最具影响力和前景的大模型技术与超级平台现象的全面解读。本书集结了众多科技前沿的思考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入研究共同构成了这本极具前瞻性和深度的著作。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术的内在逻辑、发展趋势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还详细探讨了超级平台如何重塑商业模式、引领产业变革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态势。
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大模型与超级平台的最新动态、掌握其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从而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它打破了传统科技书籍的局限,将科技与人文、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相融合,涉及了生成式AI、数字科学家与平行科学、平台升级与大模型开发等前沿话题,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见。
同时,本书还关注到实际应用和现实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使得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作者简介
编者段永朝,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 ,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数字论坛创始成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任硕士生导师(2011-2020),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学术委员,阿里巴巴研究院学术委员,腾讯云中智库顾问。央视《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大型纪录片学术顾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技术创新与超越多模态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工智能全民普及
关于人工智能的若干问题
1.引言
2.先验主义、维特根斯坦和数理逻辑
3.人工智能的多维度属性和多重后果
4.智能时代的创新和变革
5.人工智能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和改变
6.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能力
7.人工智能将改变人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
8.人工智能推动人文科学和艺术变革
9.结语
智能的关键
1.智能的本质
2.表征是智能的关键
3.人类的表征
4.机器的表征
5.人机协同的表征
6.人机环境系统的表征
7.智能的瓶颈依然与休谟之问有关
数字科学家与平行科学:AI4S和S4AI的本源与目标
1.本文研究范畴
2.科研范式发展现状与展望
3.科研大模型:平行科技与数字人科学家
4.科研本源与目标:AI4S与S4AI
芯片,数字化时代的科技基石
1.集成电路发展简介
2.从基石到系统
3.集成电路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
4.思考与启示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看AGI的圣杯之战
1.追逐AGI圣杯的诸神之战
2.人机交互大实验中的几大AGI执念
3.几大执念难以斩获AGI圣杯的根源
4.我们的方案:动缘-生成AI(AEAI)
5.结语:AEAI VS AIGC
生成式AI与营销传播的新生态
1.生成式AI浪潮下的传播革命:断裂式的发展和破坏式创新
2.传播媒介历史演进的核心逻辑
3.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
4.“人类增强”:生成式AI是对于人的又一次重大的赋能赋权
5.生成式AI时代的传播新生态:换轨道、换场景、换引擎和换平台
6.理解生成式AI:它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致敬
人机协同的关键
1.逻辑和实验在人机协同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2.人机协同的基本结构
3.人机协同中的因果关系
4.人机之间的事实与价值协同
5.保证人机之间的高质量协同
如何理解和应对ChatGPT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放性伦理挑战
1.人工智能的工程创新与智能理论间的认知落差
2.基于人机交互智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机对齐
3.超越知识生成自动化的知识权威幻象与图灵陷阱
数字生产力带来的根本性变革是什么?
1.产业创新:从实验验证到模拟择优
2.经济发展: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
3.就业模式:从八小时制到自由连接体
4.企业性质:从技术密集到数据密集
5.组织形态:从公司制到“数字经济生态”
6.协作机制:基于信息能力拓展的分工与协作
ChatGPT是否会吞噬我们的剩余快感
1.作为象征秩序崇高对象的ChatGPT
2.反噬的俄狄浦斯:ChatGPT与剩余快感
3.剩余快感的病理学
4.结语
面向大语言模型的知识实践
1.引言
2.后人类知识实践者:作为“通”家的“专”家
3.知识实践的两种模式
4.从狭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到超智人工智能
5.“离身认知”与语言学转向
6.纯粹潜能:论知识实践的原创性(I)
7.量子思维:论知识实践的原创性(II)
8.结语
超级平台:大模型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1.超级平台
2.联邦学习
3.智能代理
4.公共属性:构建超级平台的基本原则
5.开发大模型的协作环境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的“奥本海默时刻”
道即稻:生命技术与稻作文明
1.老子出生的故事及其寓意:以胚胎为方法
2.稻作文明的哲学意义
水墨艺术中的现代元素与中国元素之融通
1.背景转换:水墨从“脱亚入欧”到“脱欧入亚”
2.探求写意与数字化的内在关联
3.探索超越西方美学的新路径
类人智能与因果链重构
1.物质与意识
2.自我与外界
3.坎陷与涌现
4.可迁移性与隐私
5.自我延伸与不在场
6.物理因果与心理因果
7.助手或分身
8.总结
替人工智能着想
1.GPT只是过渡型号的人工智能
2.GPT的物种局限性
3.人工智能的意识疑问
4.以一个悖论作为结论
人工智能的“奥本海默时刻”
1.如果导向灭绝,你会按下那个按钮吗?
2.人类再次担心一种新技术会威胁未来
3.我们走得太快,也许会走到相反的方向上
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以感觉的秩序与企业家精神为理论视角
1.引言
2.“感觉的秩序”的原理:联结和分类
3.数字经济的心理学基础:企业家的“感觉的秩序”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一:价格
5.数字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二:“二元论”
6.数字经济的产权基础
7.结论
什么是未来艺术
1.人类世
2.无界
3.观念
4.奇异性
5.抵抗
6.未来性
被遗忘的老年人
1.“数字弃民”:老年人首当其冲
2.三个基本判定
3.迈向对老年人的“数字包容”
第三部分 平台升级与大模型开发
数字经济新监管体系思考
1.当前形势:“十四五”中期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情况评估
2.开展透明可预期的数字经济常态化监管
数字经济治理与合规
1.数字经济热点概览
2.电子商务治理与合规
3.数据资源入表新趋势
4.数据合规与人工智能规范发展
克劳迪娅·戈尔丁:研究“半边天”的经济学家
1.戈尔丁小传
2.奴隶制、南北战争和工业化
3.女性、事业和家庭
4.性别歧视的度量
5.技术和教育的赛跑
6.对现实问题的探讨
7.平衡事业与家庭
美中重开“经济双赢之路”
金融业的数位转型4.0
1.金融业数位转型1.0(昨天):作业活动与交易成本的降低
2.金融业数位转型2.0(今天):场景决策与智能金融
3.金融业数位转型3.0(明天):开放与区块链金融的去中心化
4.我对未来的想象:无知管理
5.金融业数位转型4.0(后天):Web 3.0金融将降低契约执行的交易成本
6.金融业数位转型的策略与建议
7.结论:机会与挑战
现代经济演变与经济学创新
1.东西方语境下的经济和经济学
2.经济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
3.经济学的重大创新革命
4.21世纪的经济学危机和原因
5.经济学创新和经济学大师
6.中国是经济学创新的试验场
论数字生产关系
1.引言
2.数字经济为传统生产资料所有制及“以物为本”的生产关系进化提供了契机
3.数字经济将人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被掩盖状态转向充分显现状态
4.数字经济为“以人为本”从理念转变为实践提供了可能性
5.“以人为本”数字生产关系的建构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立场的数权体系
6.“以人为本”数字生产关系的组织形态:平台、企业与个人的关系
7.“以人为本”数字生产关系的目标取向:服务人的价值实现和有序流动
平台经济的升级方向与大模型开发路径
1.平台经济的升级方向
2.“双中枢”模式的落地
3.平台公司开发大模型的路径
4.公共政策的有效作为
人文视野下的认知域及其国家安全战略价值
1.后真相社会下的认知域
2.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认知域
3.国家安全战略与认知域主权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是2024年由中译出版社出版,作者段永朝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大模型与超级平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