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最好的生活大都基于创造型冲动,冲动比有意识的目标更能塑造人的行为。
内容简介
罗素在本书中的观点形成于1916年早期,当时他在伦敦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重建原则”的演讲,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骇人听闻,而罗素的战前政治经历并没有让他意识到他的同胞对战争是如此渴望,甚而随着冲突加剧变得更加好战。因此在1915年年中,罗素通过分析社会行为、理性行为和感性行为的根源全方位地重新审视政治学的理论基础。1916年,系列演讲稿以“社会重建原则”为名付梓出版。其美国版被出版商更名为《人为何争斗》。
罗素意在提出一种政治哲学,它基于这样一种信条,即冲动比有意识的目标更能塑造人的生活。他把绝大多数冲动归为两类:占有型冲动和创造型冲动。他认为最好的生活大多基于创造型冲动,而最糟的生活大多源于对占有的热爱。国家、战争、财产都是占有型冲动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教育、婚姻、宗教则是创造型冲动的体现。而解放创造力应成为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原则。本书被不少学者和非专业人士视为罗素对政治哲学做出的最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伯特兰·罗素,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19世纪西方知名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等多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堪称人类精神史上的典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前言
一、发展的原则
二、国家
三、战争作为一种制度
四、财产
五、教育
六、婚姻与人口问题
七、宗教与教会
八、我们所能做的
人为何争斗是2021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英]伯特兰·罗素。
得书感谢您对《人为何争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