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电源

现代通信电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现代通信电源》深入浅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通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紧密结合具体产品,力图使读者了解现代通信电源的发展变化和国内外现状,着重介绍了现代通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电路结构、应用和设计方面的知识,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新颖性。

全书内容共分10章:第1章对通信电源系统进行了一般性介绍;第2章阐述了交流供电系统;第3章详细介绍直流电源系统;第4章介绍构成开关电源的基础电路;第5章为电信电源的集中监控系统;第6章为接地和防雷等内容;第7章介绍了交流不问断电源;第8章介绍了典型的通信电源设备的组成和使用维护知识;第9章介绍电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第10章对开关电源的设计软件做简单介绍。

内容简介

《现代通信电源》对现代通信电源及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典型基本电路,以及通信电源的可靠性及设计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内容共分10章:第1章对通信电源系统进行了一般性介绍;第2章介绍交流供电系统;第3章介绍直流电源系统;第4章介绍开关电源的基础电路;第5章介绍电信电源的监控系统;第6章介绍接地和防雷等内容;第7章介绍交流不间断电源;第8章介绍典型的直流电源设备;第9章介绍电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第10章对开关电源的设计软件做了简单介绍。

《现代通信电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从事通信电源的工程设计、维护管理和设备生产研制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各类通信电源专业的学习参考书。

章节目录

第1章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1.1 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要求

1.2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

1.2.1 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

1.2.2 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

1.2.3 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

1.2.4 通信电源的分级

1.3 发展概况

1.4 通信电源的性能和规范

第2章 交流供电系统

2.1 交流供电的构成

2.1.1 交流供电的种类

2.1.2 市电交流供电系统

2.1.3 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

2.2 交流供电的质量指标

2.2.1 国家标准规定的交流电源供电电压、频率及谐波的规定

2.2.2 电信直流电源供电电压及频率要求

2.2.3 ITU K.34对交流电源的接口建议

2.2.4 交流电源中的干扰电压

2.2.5 提高电能指标的措施

2.3 高压交流供电系统

2.3.1 高压交流供电系统组成

2.3.2 电信局(站)变电所高压供电系统

2.3.3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高压供电系统接线

2.4 高压配电设备及电力变压器的产品系列

2.4.1 高压配电设备和设备选择

2.4.2 变压器的产品系列和容量选择

2.5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

2.5.1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

2.5.2 市电供电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切换方式

2.5.3 电力室交流供电系统

2.5.4 低压配电设备的选择

2.5.5 低压稳压设备的选择

2.6 变电所的信号装置

2.6.1 信号装置的分类

2.6.2 集中式中央信号装置

2.7 柴油发电机组交流供电系统

2.7.1 电信局(站)的自备电源

2.7.2 电信局(站)柴油发电机组的种类和用途

2.7.3 柴油发电机组的结构分类及特点

第3章 直流电源系统

3.1 直流电源的种类和组成

3.1.1 概述

3.1.2 直流基础电源

3.1.3 国际上有关直流电源的标准和建议

3.1.4 直流电源的种类

3.1.5 直流供电系统的组成

3.2 直流电源的配电系统

3.2.1 低阻配电系统

3.2.2 高阻配电系统

3.2.3 电子熔断器

3.2.4 直流配电设备的规格和要求

3.3 高频开关整流器

3.3.1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3.3.2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分类

3.3.3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3.3.4 高频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3.3.5 功率变换电路

3.3.6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控制电路

3.3.7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4 直流电源供电方式

3.4.1 整流器独立供电方式

3.4.2 整流器、蓄电池的供电方式

3.4.3 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方式

3.4.4 自然能、蓄电池供电方式

3.4.5 不间断蓄电池系统供电方式

3.4.6 整流器、燃料电池供电方式

3.4.7 浮充供电系统调压方式

3.5 蓄电池

3.5.1 概述

3.5.2 铅酸蓄电池

3.5.3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3.5.4 碱性蓄电池

3.5.5 锂蓄电池

3.5.6 镍氢蓄电池

第4章 开关电源电路

4.1 开关电源的功率转换电路

4.2 控制电路

4.2.1 控制电路的功能和结构

4.2.2 SG1524/3524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

4.2.3 TL494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

4.2.4 TL1451脉宽调整型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

4.2.5 MC34025/33025高速双端PWM集成控制电路

4.3 功率因数校正

4.3.1 电功率和功率因数

4.3.2 功率因数的提高

4.3.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4.3.4 集成功率因数控制器

4.4 谐振变换器

第5章 电信电源的监控系统

5.1 概述

5.2 电信电源系统的监控内容

5.3 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5.3.1 监控系统的组成

5.3.2 监控系统的功能

5.4 监控系统的网络连接

5.4.1 监控系统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

5.4.2 监控系统网络连接方式

5.5 电信局(站)的电视图像监视系统

5.5.1 电视图像监视系统的组成

5.5.2 图像监视设备的性能

5.5.3 数字视频技术

5.6 监控系统示例

5.6.1 大诚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5.6.2 微波和光缆无人中继站电源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简介

5.7 嵌入式系统在通信电源监控中的应用

5.7.1 监控对象的选取

5.7.2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组网方案

5.7.3 监控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

5.7.4 监控平台的软件设计

5.7.5 监控平台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

5.7.6 监控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第6章 接地和防雷

6.1 接地系统

6.1.1 接地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的功能

6.1.2 接地的分类

6.1.3 分设和合设的接地系统

6.2 电信局(站)接地电阻值

6.2.1 我国电信局(站)接地电阻值

6.2.2 国外电信局(站)的接地电阻值

6.3 接地系统的电阻和土壤的电阻率

6.3.1 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

6.3.2 接地系统的电阻

6.3.3 土壤的电阻率

6.4 接地系统的设计

6.4.1 单个接地体的计算

6.4.2 多个接地极组成的接地体的计算

6.4.3 常用角钢和钢管多极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图表

6.4.4 不同季节的接地电阻的计算

6.4.5 接地体和接地导线的选择

6.5 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6.5.1 三种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6.5.2 降阻剂接地电极的施工方法

6.6 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6.6.1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

6.6.2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及接地电阻测量仪器

6.7 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6.7.1 电源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6.7.2 雷电的形成和特征

6.7.3 电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原则

6.7.4 氧化锌压敏电阻避雷器

6.7.5 交流低压TN和TT系统内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

6.7.6 电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主要措施

第7章 交流不问断电源UPS

7.1 在线式UPS电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7.2 UPS电源的整流电路

7.3 UPS电源的逆变电路

7.4 静态开关

7.5 UPS电源的高频环节变换方式

7.6 充电装置与电池管理维护

……

第8章 典型的直流电源设备

第9章 电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

第10章 开关电源设计软件简介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摘要)

附录2 有关电信电源系统和设备的标准、规范目录

参考文献

现代通信电源是201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冀常鹏。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通信电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及应用 电子书
1.质量保证,本书出自工作在国内ling先的量子通信专业公司的专家之手。 2.理论实践相结合,不但讲述“如何做”(特别是在实际中如何做),更加讲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3.实例真实可靠,本书侧重介绍量子通信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应用,数据图表来源实际工程,真实可靠。 4.内容严谨,方便查询。全书参考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外专著和文献,方便读者进一步扩展学习。
无线通信仪表与测试应用(第3版) 电子书
1.实用性。本书以作者在测试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为依托,配合图形和操作实例介绍仪表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先进性。作者多年来参与我国无线通信测试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执行,深刻把握技术前沿,为本书精选典型的测试实例。 3.普遍适用性。本书所介绍的仪表新旧结合,以国内普遍使用的产品为主、兼顾国际知名厂商和国产仪表,具有普适性、代表性。 4.易学易用性。本书的指标介绍删繁就简、操作介绍简明清晰、测试实例典型翔实。知识结构体系化,便于读者学习、操作。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5G系统设计与标准的图书,书中内容涵盖了5G系统从标准体系到接口、从物理层到高层、从基带到射频的各个方面,对需求、技术及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四版) 电子书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4版)》由国内的第一代资深业余无线电会员童效勇(呼号 BA1AA)陈方(呼号 BA4RC)主持编写,《业余无线电通信(第4版)》一直作为中国无线电协会的培训考试推荐用书供全国的爱好者使用。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五版) 电子书
业余无线电通信入门工具书,系统介绍基本知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