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

浴血荣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大视角解读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

内容简介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聂耳不到23岁谱写《义勇军进行曲》。寻淮洲21岁担任红军军团长。邹容18岁写《革命军》……

  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新近出版的著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著作”,引发较大社会反响,2010年4月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同年,当选为“2010中华文化人物”。2011年,《苦难辉煌》获出版界“中国出版政府奖”。2012年,《浴血荣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选择

1.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2. 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3. 共产党成立初期为何遭到各界质疑

4. “南陈北李”缺席中共“一大”的史因

5. 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折射党的艰难

6. 陈独秀为何没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

7. 陈独秀为何无法走出独立自主道路(上)

8. 陈独秀为何无法走出独立自主道路(下)

9. 李立三和他的“立三路线”为何失败

10. 主张“斩首”理论的李立三如何脱离中国革命现实

11. 毛泽东的艰难选择

第二章 探索

12. 毛泽东如何步步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

13.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上)

14.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下)

15. 军阀白崇禧因何为红军闪开一条路

16. 白色政权之间的斗争与分裂

第三章 枪杆子

17. 解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18. 蒋介石教会毛泽东认识“枪杆子”

19. 孙中山是否曾选定蒋介石作为接班人

20. 共产国际顾问鲍罗廷助国民党确立建党模式

21. 鲍罗廷如何将蒋介石推上国民党权力的巅峰

22. “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如何排挤共产党人

第四章 火种

23. 南昌起义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24. 南昌起义中朱德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上)

25. 南昌起义中朱德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下)

26. 周恩来如何总结南昌起义的经验与教训

27. 朱德同志如何保存革命火种

28. 对朱德同志的一些认识,包括一些非议

第五章 真人

29. 周恩来的历史自觉在革命中的作用

30. 周恩来与毛泽东改变中国命运的谈话

31. 周恩来巧解博古心结,毛泽东获真正领导权

32. 毛、周、朱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万幸

33. 蒋介石的大不幸是与毛泽东同时代

34. 一代伟人予后人留下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第六章 严酷的筛选

35. 叛徒与奸细让中国革命无比艰辛

36. 中国革命对共产党人严酷的筛选

37. 红军第一叛将龚楚的人生悲喜剧

38. 红军叛将龚楚如何度过落魄余生

39. 张国焘相对毛泽东的“巨大优势”

40. 中共缔造者与叛变者张国焘的人生丑剧

41. 毛泽东作好了去与苏联接近的地方求生存的准备

42. 陕北根据地最终是怎么选定的

第七章 狂飙突进

43. 蒋介石的救命恩人陈赓为何弃蒋而去

44. 陈昌浩如何从一名留苏学生成长为一代将领

45. 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为何由年轻人创造

46. 首个入党的黄埔学生为何要首个退党

47. 宋希濂倒行逆施的一生

48. 骁勇善战美髯公王尔琢为何命丧叛徒枪下

49. “飞将军”黄公略的传奇一生

50. 能守的伍中豪与能攻的林彪

51. 红军著名将领彭德怀:大勇之中有大智

52. 著名将领彭德怀如何展现英雄本色

53. 朝鲜作战“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54. 战将林彪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产物(上)

55. 战将林彪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产物(下)

56. 精谋善战枭将林彪经历过怎样的失败

57. 林彪对自己的作战特点怎样总结

58. 青年红军将领寻淮洲的人生传奇

59. 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因何牺牲

60. 刘畴西率领的红十军团为何遭遇重挫

61. 令国民党将领闻风丧胆的“无名师长”胡天桃

62. 王开湘如何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

63. 左权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铸就不朽辉煌

64. 智勇双全的红军将领彭雪枫

第八章 洪流

65. “牛兰夫妇案”引出李德身份之谜(上)

66. 情报要员叛变,中共主要领导人死里逃生

67. “牛兰夫妇案”引出李德身份之谜(下)

68. 送款员如何曲折变身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上)

69. 送款员如何曲折变身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下)

70. 共产国际代表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如何从神变回人

71. 博古助推奥托·布劳恩变身李德

72. 李德就是博古的“钟馗”

73. 李德该不该成为红军失败的替罪羊

74. 红军“洋教头”李德为何出力不讨好

75. 中央在上海的电台被破获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什么

76. 共产国际为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了什么

77. 共产国际为何急于与中国共产党恢复联系

78. 唯一一个死后由毛泽东亲自扶棺送灵的人

79. 李立三是一位电报密码专家

80. 历史上的李立三到底功过几何

第九章 激荡

81.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为何处于生死攸关时刻

82. 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83. 毛泽东如何探索开创“中国式革命道路”

84. “东北汉奸之父”如何策动九一八事变

85. 土肥原贤二拉汉奸,拉不动北洋派,却拉动了民国派

86. 宋哲元如何最终坚定抗日决心

87. 土肥原贤二如何为日本侵华作准备

88. 脱亚入欧理论如何影响近代中国

89. 中国近代史的灾难和革命几乎都与日本有关

90. 日本侵略扩张道路显露的民族特性

第十章 新生

91. 长征对目标的选择不是一个神灵般的预言

92. 国民党无疑有好故事,但共产党的故事肯定更好

93. 中国革命,从全球化进程开始

94. 面对侵略,中印选择抵抗革命道路为何有别

95. 日本选择脱亚入欧,区别中国抵抗运动

96. 中华民族近代最缺胜利,共产党为何能胜利

97. 中国共产党历经严峻考验最终赢得革命胜利

98. 新民主主义革命带给中华民族彻底新生

浴血荣光是2012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作者金一南。

得书感谢您对《浴血荣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