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科学研究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科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本书开始理解当代社会失范的起点。

内容简介

如果说社会学这个传统的许多重要概念,如整合、团结、功能、分化等,都不免浓厚的社会救治的味道的话,那么有一个概念可能是个例外,这就是失范。涂尔干简明地揭示了这个概念对于社会学家的悖谬:失范意味着“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充分在场”和“社会的缺席”。

作者对于社会学理论不能面对困境的这一根本的“困境”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选择从“失范”概念入手来重构社会学面对“社会的缺席”,甚至“断裂”时刻的理论可能性。本书荣获第三届(2003年度)胡绳奖。

作者简介

作者渠敬东,1970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和哲学系,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主编《涂尔干文集》(共10卷)、《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并译有《社会分工论》《启蒙辩证法》《图腾制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序言

前言

导言:苏格拉底的“罪”及其他

1 失范理论综述

1.1 涂尔干的失范理论

1.2 默顿的失范理论

1.3 当代失范理论

2 意义的缺席

2.1 行动及意义悬置

2.2 时间、意义与焦虑

3 关系的断裂

3.1 “他我”的关系意涵

3.2 失范作为一种实践逻辑

3.3 权力关系与反抗关系

4 制度的变迁

4.1 制度与范式

4.2 类比与分类

4.3 失范与制度变迁:一种拟议的综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是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渠敬东。

得书感谢您对《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科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教育卷) 电子书
这是一本论述澳门教育现状和改革的重要著作。全书围绕澳门教育的现状、成就与缺陷、澳门教育的改革以及澳门与内地、香港、台湾等地教育的异同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论述与评析。本书的作者大都正在澳门教育研究的一线部门工作,对澳门教育的成就与不足既有切身体验,又有理论思考。澳门教育与内地有鲜明的不同,其教育特点和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内地既有不同也有一致之处,许多方面值得内地教育工作者借鉴。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行政卷) 电子书
澳门自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葡萄牙管治之下,其政治制度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行政、立法、司法相对独立,以行政为主导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后,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保留“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基础上进行行政改革,调整机制、革新体制、理顺职能、塑造行政文化,带来了澳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本书汇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澳门公共行政的历史沿革、特色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澳门及其
西藏的语言与社会 电子书
以当今的西藏为实例来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是一部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个案研究报告。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文化艺术卷) 电子书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就了独特的澳门文化——多元且特色浓郁,既保留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又包容西方文化,各种各样异质文化在此共生、共存、积淀、整合、交融、创新。本书既从宏观角度对澳门文化特点、内涵、定位、发展进行理性探讨,又从微观角度关注书法、绘画、建筑、音乐等不同门类艺术在澳门的实践发展。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探寻、认识、了解澳门文化的钥匙。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2008~2011)(全3册) 电子书
本书分政治编、行政编、基本法编、法律编、经济编、社会编、文化艺术编、历史编、教育编、文学编、语言翻译编和综合编12编,汇集了一众学者于2008~2011年间在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论述与评析,充分体现了澳门学术研究所具有的鲜明本土化特点、实践导向特色。其研究范围之广、涉足问题之多、分析之深,均有助于我们全面解读澳门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动态,并从中思考澳门未来发展的路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