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前瞻中国金融科技的监管路径与发展趋势,聚焦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问题和数据治理问题,致力于构建我国的金融科技监管和数据治理体系,更好地推动平台金融企业发展。书内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轨迹,对其背后的商业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金融科技业态存在的平台垄断问题、信用风险问题、系统性风险和算法伦理等问题。

本书认为,金融科技的监管目标框架应当包括包容性、稳定性、合规发展和消费者保护,应该秉持风险为本、技术中性、基于行为、功能监管等原则,对金融科技实施差异化监管、以行为为基础开展反垄断相关工作、强化基于算法的行为监管,并建立多级牌照和资质管理体系。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建设全国层面的监管大数据平台,建立监管沙箱机制,解决监管滞后性问题。最后指出,金融科技监管的底层逻辑是数据治理问题,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建立公民数字身份、积累行为数据、将身份信息和业务数据分离、探索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向用户披露信息收集和画像的全部细节、建立经用户授权同意后的数据协同共享机制等。

这本书不仅系统性地研究了金融科技企业因何而生、因何而变这个根本性问题,前瞻性地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针对性地设计了金融科技的监管架构,有助于指导金融监管部门、互联网和数据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平台金融,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战略,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吴晓灵,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研究员、兼职教授、博导。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前副行长。

长期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出版过《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银行与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等著作,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关于财政金融、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普惠金融、金融法律等的文章。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参与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前言

导读

第一章 金融科技公司监管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

金融发展史:一部与技术不断融合的历史

金融科技的定义和内涵

金融科技市场的参与者

本书的研究范畴和重点

我国金融科技的演进路径及商业模式

平台金融的演进路径

平台金融的商业模式

正确看待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

金融科技的风险和数据治理问题

平台科技巨头的垄断问题

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的伦理问题

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的信用风险

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框架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平台金融科技公司数据治理的特有原则

平台金融科技公司数据治理的制度框架

完善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建议

创新金融科技监管方法

平台金融科技公司数据合规监管的重点领域

试点个人数据账户制度

探索双层账户体系

第二章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

个人数据账户的基本概念

个人数据账户的国际经验

个人数据账户的积极意义

个人数据账户的实现过程

个人数据账户的可携权边界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的建议

第三章 金融科技热点问题

从支付到理财的第三方支付发展路径

支付领域

小额信贷领域

理财领域

银行业小微贷业务模式变革历程

实物抵押模式转向供应链金融

信用贷模式出现,轻资产公司获得授信

银行理财通过另类投资为小微企业提供发展资金

智能投顾服务与系统性风险

智能投顾业务现状

智能投顾的关键技术应用

智能投顾的风险与挑战

金融科技的伦理风险及社会责任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金融大数据共建共享

第四章 信贷领域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过程

我国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主要特点

如何看待我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风险

金融科技公司的垄断风险

金融科技公司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科技公司的伦理道德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的数据治理问题

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

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基本思路

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重点及建议

个人数据财产权益归属

个人数据财产权益归属的判定

境外国家或地区经验借鉴

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未来规制建议

个人数据隐私保护

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的产生

境外国家或地区经验借鉴

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未来规制建议

企业数据共享

网络平台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

境外国家或地区经验借鉴

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未来规制建议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算法监管

算法问题现状

境外国家或地区经验借鉴

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未来规制建议

平台公司垄断

平台公司垄断问题的产生

境外国家或地区经验借鉴

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未来规制建议

第五章 大数据在风控征信领域的应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发展概况

概念定义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我国金融科技大数据发展的环境与特点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业务的节点和驱动力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业务的节点分析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风控业务的驱动力分析

金融科技大数据在风控征信领域的应用价值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在风控与征信行业的应用

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保护是核心问题

数据确权和流转问题困局

“G、B、C”跨行业数据共享和融合应用面临巨大挑战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在风控与征信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持续健全法律和政策规范, 全方位护航金融大数据依法合规应用

构建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体系,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行业发展与监管水平

引导行业形成自律约束机制, 注重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能力的有机互补

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实践,打通 “G、B、C一体化”金融征信大数据专区建设

第六章 金融科技公司国际监管的经验借鉴

金融科技公司的国际监管探索

数据治理方面的国际探索

反垄断方面的国际探索

金融外包方面的国际探索

对我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建议

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数据治理及网络安全方面

反垄断及市场公平竞争方面

附录

附录一 有关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问题

金融科技业务及属性的认定问题

反垄断问题

监管力量问题

技术风险监管问题

平台经济是否应当国有控股问题

个人数据账户问题

分级牌照问题

合作模式问题

附录二 对于“G、B、C一体化”金融大数据 专区试点建设的具体建议方案

组建“G、B、C一体化”金融数据 专区的意义和价值

数据专区建设方案建议

后记

课题组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吴晓灵。

得书感谢您对《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科技投资新时代:TMT投资方法、趋势与热点聚焦 电子书
适读人群 :TMT行业从业者,TMT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对TMT投资感兴趣的读者。 对于TMT行业从业者来说,把握和发现行业发展大势非常重要;对于TMT投资者来说,紧跟投资热点、发现投资机会不可或缺。科技投资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需要了解并紧跟时代发展! 本书是TMT投资领域先河之作 作者系方正证券研究所通信互联网知名分析师,深耕科技投资产业研究与实战10余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倾情作序 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方正证券董事长高利、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伟 联袂推荐 随书附赠“科技投资新趋势”音频 帮你掌握TMT投资研究方法、分析视角、整体行情及趋势,紧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3D成像、全面屏等投资热点
我们热爱的金融 电子书
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2013年)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2010年底加入光华前,刘俏教授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担任金融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职)。2001年12月至2003年7月间,刘俏教授曾任职于麦肯锡公司,负责麦肯锡亚洲公司金融和战略方面的研究,并为大型亚洲企业和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刘俏教授在公司金融、实证资
货币与金融统计核算原理研究:基于IMF最新MFSMCG 电子书
从经济核算的一致性出发,研究金融统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源数据的一致性。
金融加速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 电子书
在理论分析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政策建议。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 电子书
金砖国家如何在同一合作框架下化解自身经济发展的难题、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创造新的增长动力,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