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概述了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过程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的一些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概述了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过程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的一些经验,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社会影响评价在中国应用的分析框架,即项目嵌入与大众反应。社会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项目嵌入的形式和强度与大众反应的组织化程度之间如何互动,最终实现怎样的社会效果,以及能否为地方带来发展的机会。

作者简介

史玲玲,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影响评价、城市社区、城市民俗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第1章 导论

1.1 社会影响评价研究的意义

1.2 什么是社会影响评价

1.3 社会影响评价的实践模型

1.4 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过程

1.5 社会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1.6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2章 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2.1 社会影响分析的基本内容

2.2 社会分析

2.3 国内社会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4 社会影响评价的一般过程

2.5 讨论

第3章 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

3.1 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论讨论

3.2 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3 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的讨论

第4章 社会影响评价的解释框架

4.1 嵌入—反应框架分析

4.2 发展和发展的困境

4.3 嵌入—反应的适当性

第5章 社会影响评价个案之一

5.1 HN省水利工程移民项目分析

5.2 BJ市段高速公路项目

5.3 讨论和结论

第6章 社会影响评价个案之二

6.1 项目背景资料

6.2 嵌入—反应过程分析

6.3 讨论和结论

第7章 结语: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影响评价模式

7.1 项目嵌入的中国特色

7.2 大众反应的中国特色

7.3 项目嵌入与大众反应的核心问题

7.4 强势政府和弱势民众的制衡模式

7.5 强势政府和强势民众的制衡模式

7.6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影响评价模式的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史玲玲。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集群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社会计算在农民工集群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书
本书为完善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预警体系、干预手段、控制方法及治理政策等相关公共政策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快速的社会变迁下人们心理状态的改变。
隐藏的本能:探索人类行为新模式 电子书
五种元世界观,带你探索生物本能,探寻人类行为背后的奥秘。
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对50后、60后、70后和80后成年轨迹的比较,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年轨迹的变化,关注成年轨迹的阶层分化特征。
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提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过程 电子书
作者提出了公民互信与社会组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关系问题,对于我们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