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回响

文明的回响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文章汇编。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涵盖了从2009年10月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举办的“2009首届中国(九寨沟)濒危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到2020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专家发言。

研讨会采用学术理论研讨加实践经验分享、地方政府官员与部门城市管理者互动、传统手工艺人与当代设计师相互赋能的生动灵活形式;参会者从大专院校学者、行业领域专家、传统手艺从业者、当代设计师、国际组织代表、政府管理者、地方官员等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的人士,体现出跨界、跨领域交流的多样化。

论坛主题聚焦文化遗产,既有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分享、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与创意设计、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的相互赋能、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又有新媒体、多媒体跨平台合作对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播等专题研讨,新颖生动,社会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编者陈平,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侨办专家委员会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文明的回响

第一章 金兰之交

国际高峰论坛 金兰之交 始于心诚

聚焦文化遗产 共商合作交流

从珐琅到景泰蓝:中西方文明交融的见证

第二章 文明互鉴

文明的回响

纽带与桥梁

友谊与互鉴

共同的家园

守望与传承

互联网+非遗 传播无国界

创新与发展

圆桌讨论一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圆桌讨论二 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三章 民心相通

借势“一带一路”发展助力重现丽江茶马古道昔日繁荣

发挥国际智库合作联盟作用经营良好国际市场环境

做大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再现昔日茶马古镇繁华

激发非遗保护情怀发掘丽江生活美学

2018年11月11日 全球手工艺保护丽江宣言

第四章 传承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行走中感受历史的气息

借助现代化设计语言做好传统手工艺创新

传统藤编技艺的改良与创新

时空之美

中国传统书画如何走向世界

守望家园 留住美好

第五章 探索发现

青年是未来的世界主人

借力华人华侨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江门城市文化品牌

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协同推进大湾区创意产业和手工艺发展

积极发挥侨乡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

擦亮“百年侨校”的金字招牌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国际民间艺术大数据平台为文化交流互鉴添砖加瓦

借助侨乡文化资源优势培养侨乡文化研究人才

让亚洲文明之光更加璀璨

艺术创造 文化国家

数字文化时代的来临:挑战与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品牌发展:进展与展望

城市文化创新:香港案例

论未来传统工艺的发展方向与望月家史

关于日本工艺制作的新型文化继承与经济活动

文化遗产的力量:世界艺术节研究过程及国际民间艺术研究

大湾区视野下澳门文化特质及其教育

中葡历史文化与时装设计的交融

艺术保税库与创意产业发展

论坛嘉宾访谈录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主席阿里·阿卜杜拉·哈利法贺信

第六章 交流分享

专家论坛实录

第七章 他山之石

意大利艺术、手工艺和人文传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拉脱维亚的民间艺术保护经验

克罗地亚的文化遗产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民族博物馆与黑塞哥维那土著民居建设

波兰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参与社区或其代表执行公约问题以及保加利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清单

佛兰德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爱尔兰舞蹈和音乐的历史与保护

合作、国际公约以及全球灾害与挑战

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

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传统文化:在瞬息万变、充满挑战的世界中雅基族、阿帕奇族和霍皮族的持续性

埃及手工艺:艺术与遗产

近代以来的汉字危机与文化传承

中国园林花窗的寓意和审美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丝绸之路东端乡村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碧山工销社:行动与思考

导演如何保持剧种特色,让中国戏曲艺术吸引世界观众

传承与发展

编后记

文明的回响是202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的回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17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 电子书
关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年度调查报告。
秩序与调适: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德昂族与茶的互动为研究主线,揭示了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明观念影响下形成的文化秩序体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文化调适作用。
性的尊重 电子书
一本关于爱、性和尊重的书。
前方的路 电子书
本书为阮一峰博客文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书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对打动自己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流动的家园 电子书
通过打工者的口述能广阔地展现出长三角区域打工群体生活的历史样态,记录打工群体在苏州、长三角等地的工作、生活状况和个人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