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推进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
内容简介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台。
本辑收录文章:《彭燕郊相关著作信息辑录》《刘大杰:四川新文学教育的先行者》《当代“南京作家群”:概念、流变及意义》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彭燕郊百年诞辰纪念专栏
主持人语
人,应该是历史的儿子
未知的世界
我是谁?
未知的世界
躲到爱好里
翻译事业与文化自觉
彭燕郊 1986年1月22日 自长沙
陈耀球 1986年2月25日 自湘潭
陈耀球 1987年1月18日 自湘潭
彭燕郊 1987年4月7日 自长沙
彭燕郊 1987年8月29日 自长沙
彭燕郊 1987年9月9日 自长沙
彭燕郊 1987年10月11日 自北京
彭燕郊 1987年11月6日 自广州
陈耀球 1987年11月8日 自湘潭
陈耀球 1988年1月3日 自湘潭
彭燕郊 1988年1月15日 自长沙
陈耀球 1988年1月18日 自湘潭
彭燕郊 1988年12月19日 自广州
彭燕郊相关著作信息辑录
(一)彭燕郊个人作品集
(二)彭燕郊研究著作
现代巴蜀湮没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持续抒情:20世纪中国感伤文学的陈翔鹤传统
一 陈翔鹤感伤小说的创作历程
二 抒情文艺观的历史缘起和独特性
三 持续抒情的艺术得失及跨时空意义
结语
论王余杞《我的故乡》对故乡与抗战的异形同构
一 《新运日报》的“主笔”与《我的故乡》的连载
二 四川自贡的抗战与《我的故乡》的生成
三 故乡书写与抗战宣传的结合
四 《我的故乡》的影响与处境
结语
刘大杰:四川新文学教育的先行者
一 坚持教育改革
二 创办四川大学戏剧社
三 支持创办进步刊物
结语
江南文化与江苏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水乡的诗学
一 水景之美
二 水性之情
三 水隐之思
论新时期苏州小说创作的苏州/南方想象
小巷风情与时代洪流:陆文夫小说中的苏州
南方的“堕落”和重构:苏童和范小青的南方/苏州想象
再出发:第三世代苏州小说作家的南方书写
当代“南京作家群”:概念、流变及意义
一 当代“南京作家群”的概念
二 当代“南京作家群”的流变
三 当代“南京作家群”的意义
爱情悲剧·浪漫抒情·心理分析
引言
一 爱情悲剧的谱写
二 感伤的浪漫抒情
三 精细的心理分析
结语
生活史诗·原点审美·城乡叙事
一 成长史、奋斗史与“生活史诗”
二 创业与励志,成败得失与涉世之痛
三 城乡叙事与“原点”审美
四 革命历史题材与红色叙事
五 知识分子写作与新科幻小说
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时代的喧嚣》中的他国政治与文化想象
一 第一维:历史想象
二 第二维:政治想象
三 第三维:艺术想象
结语 穿越时空的个体经验与文学想象
新旧殖民思潮冲突中的权力颠覆与回归
一 性别与种族权力秩序的双重重构
二 新权力秩序解构与旧秩序的回归
三 殖民思想转变与自由主义兴起
文学中的空间与动物
一
二
三
关于纯粹诗歌的论争
一 关于著者
二 关于原文出处
三 关于“纯粹诗歌”研究
冲绳作家大城立裕的文学自律性主张
一 《琉大文学》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 《琉大文学》与大城立裕文学的二元对立
三 大城立裕文学与新现实主义
结语
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论端午节俗文化的地域性
一 端午节俗起始时间的地域性
二 端午节俗形式的地域性
三 端午节俗地域性的文学意义
结语
廪君神话与巴蜀历史文化再探
一 迁徙前——以难题立君长
二 迁徙中——婚姻难题与部落冲突
三 迁徙后——白虎崇拜与祈求鱼盐增收
结语
“真倭”与“假倭”文本书写背后的故事
一 人物原型考辨
二 揭示“嘉靖大倭寇”群体特征
三 增加人物原型
结语
后记
主编简介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8辑)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凌孟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8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