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从属性研究

共犯从属性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共犯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应用探讨。

内容简介

共犯从属性是研究共犯与正犯关系的理论,该问题不仅牵涉罪刑法定原则、个人责任原则等基本的刑法原理,而且关系共犯的处罚根据、共同犯罪的本质等共犯论的根源性问题。在具体案件中,共犯从属性理论则直接影响共犯及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并涉及刑法的处罚漏洞及其弥补问题。本书对共犯从属性的理论内涵、理论前提、理论基础以及共犯从属性的具体定位,进行了深入的体系性探讨,在共犯的理论立场以及共犯的属性定位上,均提出了不同于主流观点的独到见解,为共犯论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编委会

问渠那得清如许

推荐序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现状

(一)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缺乏体系性构建

(二)学界的主流观点面临危机

(三)司法实务呈现“两极化矛盾”

三、本书的研究路径

(一)共犯从属性理论的体系性研究

(二)共犯基础理论之间的相互印证

(三)章节的安排设置

第二章共犯从属性之理论体系

一、共犯从属性体系内容的争议

(一)共犯从属性体系的“二分说”

(二)共犯从属性体系的“三分说”

(三)共犯从属性体系的“四分说”

(四)“单一说”和“多重含义说”

二、共犯从属性体系的应然结构

(一)可罚从属性问题属于共犯处罚根据的范畴

(二)罪名从属性问题是共犯从属性的附属结论

(三)处罚从属性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四)犯罪从属性是一个无用的立论

(五)实行从属性和要素从属性是共犯从属性的实体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犯罪参与体系与共犯从属性

一、单一正犯体系与共犯从属性

(一)单一正犯体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二)单一正犯体系与共犯从属性不存在必然矛盾

(三)单一正犯体系的优势与缺陷

二、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与共犯从属性

(一)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二)正犯和共犯的区分标准应采“内含的犯罪事实支配能力说”

(三)针对区分制受到的批判作出的修正与回应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共犯的处罚根据与共犯从属性

一、共犯处罚根据论在我国的困境

(一)共犯借用犯说和责任共犯论的守旧立场依然存在

(二)多数学者坚持方法论有问题的修正肇因说和折中肇因说

二、对修正肇因说的批驳

(一)修正肇因说的论证方法存在缺陷

(二)修正肇因说在具体问题上无法自圆其说

三、对折中肇因说的质疑

(一)折中肇因说的论证方法存在弊病

(二)折中肇因说在具体问题上仍然会得出不当的结论

四、改良的纯粹肇因说之提倡

(一)改良的纯粹肇因说之基本主张

(二)对纯粹肇因说合理性的论证

(三)对纯粹肇因说受到的批判之回应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共犯的实行从属性之提倡

一、实行从属性说在我国尚未确立

(一)司法实务尚采共犯独立性说

(二)实行从属性说在理论上备受争议

二、实行从属性说的合理性

(一)实行从属性说在大陆法系获得多数支持

(二)英美法系实际上同样倾向于实行从属性说

(三)我国亦应采纳实行从属性说及对批评之回应

三、必要的澄清:处罚教唆未遂与实行从属性说并不冲突

(一)教唆行为的可罚性与实行从属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二)将部分教唆未遂行为以犯罪预备处罚的具体论证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犯的要素从属性之厘清

一、研究共犯要素从属性的前提

(一)探讨要素从属性应采纳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二)探讨要素从属性还应结合违法本质观的差异

二、对共犯严格从属性说的批驳

(一)严格从属性说在我国仍发挥重要影响

(二)严格从属性说在论理和具体问题上的缺陷

三、对共犯限制从属性说的质疑

(一)结果无价值论的限制从属性说之弊病

(二)违法二元论的限制从属性说之缺陷

四、“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从属性说”之提倡

(一)“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从属性说”的基本主张

(二)对“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从属性说”合理性的论证

(三)对“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从属性说”可能受到的批判之回应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犯的罪名从属性之否定

一、罪名从属性并非共犯从属性问题

(一)共犯从属性只包括实行从属性和要素从属性

(二)罪名从属性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

二、共同正犯本质之争与共犯从属性的关联

(一)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对立的范围——是否限于共同正犯之争

(二)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对立的实质——对要素从属性的要求不同

(三)客观主义行为共同说及其应然的理论归结——共犯的最小限从属

三、共犯不具有罪名从属性的具体表现

(一)正犯行为未超出共同行为意思的场合

(二)正犯行为超出共同行为意思的场合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共犯从属性理论的新近发展

一、区分制在与单一制的对峙中渐入劣势

(一)单一制阵营不断发展壮大

(二)区分制阵营始终未正视问题症结

(三)区分制的出路:正犯标准规范化+保障罪刑法定+罪和刑的分离

二、共犯处罚根据论的发展缓慢

(一)新式观点有向“可罚性借用理论”倒退之嫌

(二)因果共犯论内部的折中肇因说仍然处于主流地位

(三)纯粹肇因说在理论立场上的合理性获得极少数学者认同

三、限制从属性说和最小从属性说对立局面的形成

(一)共犯实行从属性的争议有缓解的趋势

(二)共犯的限制从属性说和最小从属性说的对立

四、客观归责理论应用于共同犯罪领域的探索

(一)欧陆法国家在客观归责论与共犯论关系上的研究趋势

(二)我国对客观归责论与共犯论关系的研究——起步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应用动向

一、共犯从属性理论的教义应用

(一)共犯实行从属性的应用

(二)共犯违法独立性的应用

(三)共犯有责性独立的应用

二、共犯从属性理论的立法应用

三、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司法应用

四、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共犯的异化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共犯从属性研究是2020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秦雪娜。

得书感谢您对《共犯从属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残障权利研究(第二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5年第2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中国土地法治与土地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论文13篇,内容涵盖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以及2013年以来的农业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香港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以香港法律文化为专题。
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讨民商法背景下的立法实施,解决供给侧改革问题,实现国内法制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