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宋村的调查

“村改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宋村的调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村改居社区为例,探讨城乡关系和社区治理。

内容简介

本著作以中国城市化的全面推进和加速扩展为背景,借助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路径—“村改居”,立足宋村的“村改居”过程和治理实践,力图从城乡关系的视角呈现“村改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探讨“城”、“乡”元素及城乡关系是如何在“村改居”社区内被实践和被呈现的,进而为“村改居”社区的转型和发展,找到新的路径。研究认为,“村改居”是国家借助城市化名义和市场化力量,渗透、改造、再造甚至侵入乡村社会的治理机制,而“村改居”社区作为“村改居”工程的结果,则是兼具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的特殊化生活空间和治理单元。“村改居”社区不仅深受城乡关系的外在与宏观变迁的影响,而且本身就蕴含城—乡元素及其结构性关系。可以说,“村改居”社区转型,既是一个经过“自然共同体—城市吞入乡村—城乡交互混杂—城乡共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城—乡多元化力量交织和互动的治理空间。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党校文库编委会

序言

内容提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理论准备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设计

第二章 过去的宋村:乡土村落的回忆与远去

一 宋村的历史与地理位置

二 宋村的乡土传统和文化习俗

三 宋村土地的征用和农耕生活的消失

第三章 亦城亦乡:宋村社区边界的开放与固守

一 自然边界:从“村社”“村社资产”到“我们的地盘”

二 社会边界:差序场中的村民、朋友和房东身份

三 文化边界:城乡交错的混合认知

四 行政边界:村委会、居委会与经济合作社的分离与合一

第四章 非城非乡:宋村社区问题的复杂与叠加

一 承“村”而来:宋村“改居”前的遗留问题

二 因“居”而聚:宋村“村改居”后的社区问题

三 由“改”而生:宋村改“居”进程中的问题引发

第五章 城乡共生:宋村社区转型实践与展望

一 城乡一体化的两个“分析理路”

二 宋村社区转型的“三个机制”

三 宋村社区转型治理的三个“一体化”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村改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宋村的调查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屈群苹。

得书感谢您对《“村改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宋村的调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中国百村调查丛书·燎原村、东衡村) 电子书
本书尝试探究在地实践之上乡村活力的激发、维系与提升的可能路径选择,以及其中蕴含的可能的理论价值。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费孝通“江村调查”80周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中精选出的论文集。
协商自治·社区治理:学者参与社区实验的案例 电子书
《协商自治·社区治理:学者参与社区实验的案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 电子书
提出的“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为社区治理研究和社区治理本身搭建一个简约明晰的分析框架。
社会调查研究实务教程——基于SPSS 20 电子书
为了培养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生和实际工作人员从事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实务能力,提高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独立进行问题分析和科学研究的专业素养;为了满足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务课程教学,以及相关课程中运用SPSS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进行问卷设计、信度和效度评价、计量模型和数据研究等教学的需要,特编写本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