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式数学速算

印度式数学速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牛津、剑桥和英国皇家艺术协会考试委员会(OCR)指定的青少年必读图书之一!

  网络书店五星级畅销书!!

  全世界深受读者热捧的印度超强速算法大公开!!!

  为什么印度人敢说数学是他们发明的?

  印度工程师为何是全球科技业炙手可热的人才?

  印度式数学将带你体会神奇速算法的超强魔力,让你的心算比计算器更快!

  最简单、最实用、最神奇的印度式速算心法!

  不管你的数学处于哪种程度,保证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辈子都受益!!

  《风靡全球的心算法》的四大特色:

  特色1:独创“印度式速算”技巧,让你能一口说出三位数的乘法结果!

  特色2:运算技巧的原理推导深入浅出,加深你的理解力!!

  特色3:每节均配强化练习题,及时复习,终身不忘!!!

  特色4:所选内容贴近学习、生活,适用所有人群!!

内容简介

  《风靡全球的心算法:印度式数学速算》不只强化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能力,更包括平方、立方、开方、分数、一次方程式以及方程组的简易计算法,帮助学生轻松驾驭数学,建立强大的数学自信心。印度人的数学能力,向来让世界刮目相看,印度更已成为全球IT工程师的摇篮。在美国科技重镇硅谷,印度工程师随处可见。他们大的优势,就是数学比别人好,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印度有别于一般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作者简介

  瓦利·纳瑟 (Vali Nasser),英国数学教授,牛津、剑桥和皇家艺术协会考试委员会(OCR)的负责人。专精于数学与心理学。他成功地将印度《吠陀经》中的数学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结合在英国学校的课程中,广受师生们的推崇与喜爱。目前他正积极把印度式速算推向全球,并获得了显著成效。

章节目录

序言

本书的目的

第1章

以基数10计算

11的乘法

介于10到20的数字相乘

第2章

减法

第3章

乘以10、100及1000的乘法

除以10、100及1000的除法

第4章

以基数20计算

两位数相乘的一般规则

乘法的网格法

以基数100计算

以基数50计算

第5章

特殊乘法范例(1)

特殊乘法范例(2)

第6章

除法

第7章

利用分数、小数与百分比的等值关系

第8章

有趣的分数

第9章

数列

第10章

估算

科学记数法

第11章

以基数1000计算

以基数500计算

第12章

三位数相乘的一般方法

第13章

分数的加减法

带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乘法

分数的除法

转换带分数为假分数

带分数的乘法

带分数的除法

第14章

比率与比例

第15章

平方根与立方根

第16章

代数入门

乘法展开

第17章

代数代换法

第18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第19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附录

致谢

印度式数学速算是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瓦利·纳瑟。

得书感谢您对《印度式数学速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电子书
希腊英雄的史诗,通往西方文学与艺术殿堂的桥梁。
寻找语文王国 电子书
《寻找语文王国(基础知识篇)》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语文王国的奇妙历程为主要线索,将丰富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分享成长的收获。
思维导图作文课 少儿作为辅导 电子书
提笔没思路,行文没逻辑,语句不优美,思想没高度——小学生普遍的写作难题都可以编成顺口溜了。 如果你是家长,熟不熟悉这些问题?其实,孩子并不是没得写,平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也不少呀,只是ta不知道如何调动这些已经存在于大脑的资源。 实际上,灵感是好的解药。解药有了,要找配方吧?也就是如何激活大脑中的灵感? 在经历了50000人次以上的线上及线下授课后,王老师决定将这套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 你可以在本书【灵感花园】中跟着老师激发脑内灵感,可以在【灵感秀场】中模仿学习,可以在“练习册”中自由发挥, 渐渐地你会发现思路理清了,逻辑清楚了,语句有文采了,还能进行思想升华了…… 所以,写作难并不是缺少阅历,关键是找对方法-激发灵感-快速构思,思维导图作文法正是这样“一条龙”服务孩子学习的好方法! ?随书附赠独立练习册和名师辅导视频,让孩子边看边学边练,快速掌握写作能力。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电子书
二十多篇爱情故事,演绎着种种的神神之恋和神人之爱!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