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的印制电路板设计(原书第2版)

电磁兼容的印制电路板设计(原书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电磁兼容(EMC)是一门工程学学科,设计印制电路板并不需要严谨的数学分析,只要掌握基本的EMC理论并能把复杂概念转换成简单的类推,就能了解如何避免EMC的发生。

  本书包括的PCB设计和而已的内容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本书介绍了如何附止由元件和互连设备产生的多余射频能量的发射或接收,以使电气设备最终可以达到EMC的可接受水平并且严格遵守国内和国际管理要求。本书还讲述了如何运用理论和数字知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所讲论的核心内容如下:

  CMC导论、互连设备和I/O、PCB基础、静电放电保护、旁路和耦装置、背板-带状电缆、时钟电路-跟踪路由-终止装置、各种设计技术。

  不管其经验和教育背景如何,本书都是电气和电磁兼容工程师、顾问、技术人员、PCB设计得的理想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全部PCB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每一个设计环节具体的技术,较第1版增加了许多新的设计技术、的研究成果、独特的设计技术、防护和控制技术的内容。使得本书既是一本讲原理的教科书又是一本完整的PCB设计技术手册,集理论性和实用性于一身。

  本书可以作为高速PCB的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的高级培训教材,也适宜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章节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定义

1.2 电磁环境基本要素

1.3 电磁干扰的类型

1.4 北美电磁兼容标准

1.5 国际通用电磁兼容标准

1.6 标准概述

1.6.1 基本标准

1.6.2 通用标准

1.6.3 产品族标准

1.6.4 rrE产品的分级

1.7 电磁发射标准

1.8 电磁抗扰度标准

1.9 北美标准的附加要求

1.10 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

第2章 印制电路板基础

2.1 无源器件隐含的射频特性

2.2 PCB怎样产生射频能量

2.3 磁通和磁通对消

2.4 线条拓扑结构

2.4.1 微带线

2.4.2 带状线

2.5 叠层安排

2.5.1 单面板设计

2.5.2 双层板设计

2.5.3 四层板设计

2.5.4 六层板设计

2.5.5 八层板设计

2.5.6 十层板设计

2.6 射频转移

2.7 共模和差模电流

2.7.1 差模电流

2.7.2 共模电流

2.8 射频电流密度分布

2.9 接地方法

2.9.1 单点接地

2.9.2 多点接地

2.10 信号与地环路(包括涡流电流)

2.11 接地连接的距离

2.12 像平面

2.13 像平面上的切缝

2.14 功能分区

2.15 临界频率(A/20)

2.16 逻辑族

参考文献

第3章 旁路和退耦

3.1 谐振原理

3.1.1 串联谐振

3.1.2 并联谐振

3.1.3 串并联谐振

3.2 物理特性

3.2.1 阻抗

3.2.2 电容器类型

3.2.3 能量储存

3.2.4 谐振

3.3 并联电容

3.4 电源平面和接地平面

3.4.1 电源平面和接地平面间电容的计算

3.4.2 平面电容和分立电容器的联合效果

3.4.3 嵌入式电容

3.5 布置

3.5.1 电源平面

3.5.2 PCB等效电路模型

3.5.3 退耦电容

3.5.4 单层板和双层板的装配

3.5.5 贴装焊盘

3.5.6 微过孔

3.6 如何恰当地选择电容器

3.6.1 旁路和退耦

3.6.2 信号线条的电容效应

3.6.3 储能电容

参考文献

第4章 时钟电路、布线和端接

第5章 互连和I//O

第6章 静电放电的防护

第7章 背板、带状电缆和功能板

第8章 其他设计技术一

附录

附录A设计技术总汇

附录B国际电磁兼容标准

附录c分贝

附录D单位换算表

电磁兼容的印制电路板设计(原书第2版)是200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曼特罗斯。

得书感谢您对《电磁兼容的印制电路板设计(原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话通信(第2版) 电子书
1. 热销10年,销量突破70000册的经典好书。 2.“大话”系列图书是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通信图书,影响力非常之广,受众非常大,深受读者喜爱。 3. 该套丛书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 4. 本次再版的主要作者仍然由原套书的主要作者来担当,保证内容风格的一致性。
大话物联网(第2版) 电子书
通信圈子里的“古典名著”,畅销10年的经典好书,物联网基础知识普及读物。 大话物联网在保持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重点增强了图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并更新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本书写作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从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体系结构、发展现状,到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进展,再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支撑技术,面面俱到!
大话传送网(第2版) 电子书
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也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这部传送网的技术简史。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电子书
通信类科普读物,在充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框架之余,将移动通信的神奇与精彩展示给读者朋友。 大话移动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动通信领域,或已有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移动通信知识框架的读者,希望为大家解决学习移动通信知识过程中的以下难题: ·怎么学习移动通信知识 ·学习哪些移动通信知识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5G网络全专业规划设计宝典 电子书
1.5G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5G横跨核心网、无线网和承载网的全专业书籍,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2.本书涵盖引言篇、理论篇、规划篇、设计篇、实践篇和展望篇六大版块,从理论到实际,从顶层到落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3.引言篇是5G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在理论篇中,本书分析了5G核心网、无线网、承载网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图文并茂,系统性强; 在规划篇和设计篇中,本书详细论述了5G网络规划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在实践篇中,本书基于作者亲自完成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从业务模型到计算过程,从规划设计要点到方案选择,层层推进,实操性强; 展望篇从如何让AI为5G网络赋能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4.本书编著团队来自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1G到5G,长期跟踪国际规范,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标准和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作者曾经出版了通信行业内第一本5G书籍《5G:2020后的移动通信》,参与了中国电信5G试验网的规划和建设指导意见的编制,完成了中国电信第一个5G试验网可研报告,承担了中国电信多个省市的5G网络规划设计工作,在5G标准化演进、组网架构、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心得。作者现将经验心得编著成这本宝典,内容详实,具体生动,深入浅出,相信可以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划到设计,横跨多专业,全面系统地学习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