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探讨中国历史地理的特征与发展,以及与文化遗产学的关系。

内容简介

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现象,并揭示这些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其目的就是为人类进一步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依据。文化遗产学包括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等,与历史地理学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

作者简介

编著者徐卫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秦汉史、考古、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研究。已出版了《秦都城研究》《秦公帝王陵》《秦汉历史地理研究》《文景之治》《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等十多部著作,主编和参编著作二十多部,在《光明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绪论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定义

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和主要任务

四、文化遗产学的定义

五、历史地理学与文化遗产学的关系

思考题

第一章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与文化遗产

第一节 气候变迁及其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一、三个温暖期

二、三个寒冷期

三、气候出现交替变化的原因

四、气候与文化遗产

第二节 水环境的变迁

一、古代中原地区的湖泊

二、黄河及其下游的改道

三、淮水下游的湖泊及变迁

四、长江及其演变

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六、“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

七、重要湖泊的变迁

八、海岸线的变迁

九、水环境与文化遗产

第三节 沙漠的变迁

一、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河西走廊的沙漠

三、毛乌素沙漠

四、沙漠化扩大

五、沙漠考古与文化遗产

第四节 历史时期动植物的分布地区及变迁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

第一节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一、先秦时期的疆域变迁

二、秦汉时期的疆域变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变迁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疆域变迁

五、宋辽金夏时期的疆域变迁

六、元明清时期的疆域变迁

第二节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

一、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二、州郡时代

三、道路时代

四、行省时代

五、历史上划分行政区的原则

第三节 历史政治地理与文化遗产

思考题

第三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的中国人口数量变化

一、先秦时期的人口数量

二、西汉时期的人口数量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稀少和周边民族的内徙

四、隋唐五代时期人口的增长

五、宋辽金时期的人口数量

六、元明清时期的人口数量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一、增长缓慢性

二、大起大落和发展阶段性

三、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

四、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

第三节 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

二、社会经济

三、军事战争

四、政治制度

五、传统思想和社会习惯影响

第四节 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

一、史前时期至东汉末年

二、魏晋南北朝至五代时期

三、宋至近代

第五节 历史时期人口的迁徙

一、自北而南迁移

二、政府强制性移民

三、由内地向边疆的开发性移民

四、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徙与西迁

五、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迁移侨民

六、人口迁徙的意义

第六节 历史人口地理与文化遗产

思考题

第四章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

一、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条件

二、城市的城墙

三、城市的形状

第二节 中国古代都城

一、中国古代都城的平面布局

二、历代的陪都

三、形成都城的要素

四、都城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及其影响

五、古代都城的萧条和破坏

六、唐以后关中失去全国政治中心的原因

思考题

第五章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

第一节 历史农业地理

一、新石器时代的农牧业

二、夏商西周时期主要农业地区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农业地区

四、秦汉时期的主要农业地区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缩小与江淮流域农业的发展

六、隋唐时期北方地区农业的恢复与南方农业地区的发展

七、宋元明清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衰败与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主要手工业门类及其分布

一、丝麻织业

二、冶铁业

三、制盐业

四、陶瓷制造业

五、青铜制造业

六、玉器制造业

七、金银器制造业

第三节 历史经济地理与文化遗产

思考题

第六章 中国历史军事地理

第一节 东西方的对峙和攻守

一、函谷关——东西分野的标志

二、东西对立的形势分析

三、潼关的设立与东西对立

第二节 南北的对立与攻守

一、春秋时期华夏诸侯与楚国的南北对立

二、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吴两国南北对立的局面

三、东晋与十六国的南北对立

四、南朝与北朝的南北对立

五、南宋与金对于秦岭—淮水一线疆界的形成与攻守

第三节 雄伟壮观的长城

一、长城的沿革

二、对长城的评价

思考题

第七章 环境恶化及其对策

第一节 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

一、采集和狩猎时期的环境问题

二、农业和畜牧业时期的环境问题

三、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

四、信息时代的环境问题

第二节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大气污染

二、水环境污染

三、土壤污染

四、生态环境破坏

第三节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一、大气污染情况

二、水污染情况

三、生态环境破坏情况

第四节 如何面对目前的环境问题

后记

中国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是2020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卫民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演讲与口才 电子书
本书从口才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人的事业成败入手,以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前提,对演讲与口才的概念、作用及技巧进行详细阐述。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口才概述、第二章演讲口才、第三章社交口才、第四章论辩口才、第五章职场口才、第六章谈判口才、第七章推销口才。每章包含案例分析及实训模块,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力求让读者领会口语表达的魅力,掌握演讲的技巧,勇敢地面对各种口语表达的场合。本
食物与心脏 电子书
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讲述食物在日本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语言:应用与认知 电子书
本书包括词典学研究、语言经济学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原型范畴理论相关研究、隐喻研究、认知语义学研究等内容。
外贸函电与单证 电子书
李蓉、赵凤玉主编的《外贸函电与单证》共分4部分18章,从理论上系统地介绍了外贸活动中外贸函电与电子邮件的特点、格式、组成部分、写作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并通过信函和邮件样信,逐一展现了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等各个磋商环节,系统地介绍了外贸英语函电的专业用语、写作特点、写作技巧,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训练学生正确使用信函常用的句型和词汇,达到熟练地翻译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