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

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网千万粉丝喜爱的内容创作者小Lin写给每个人的财经科普书。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不论什么人,都应该了解一点经济金融学知识?

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等国经济的崛起与衰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通胀、通缩、经济泡沫、汇率这些书本中的概念到底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金融财经不无聊,也没有你想得那样复杂,而且,冰冷的数据和规律背后,是充满温度的人间烟火。

本书主要聚焦于宏观经济,以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欧盟、希腊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各国的经济与金融事件为核心内容,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学现象及趋势总结出来,手把手教你认清各种经济金融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并通过这些内容的输出与解读,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底层认知框架,在复杂且不确定的表象中做出准确判断。

同时,作者将经常出现在新闻中诸如利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泡沫等出现在文中的概念也一次讲透,以更广阔的视角为读者总结出用以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的经济金融的相关知识,在故事中得到启发,从热点事件中学会思考,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并进一步构建自己的底层金融思维能力,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作者简介

作者小Lin(Lindsay),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又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金融数学,取得硕士学位,曾就职于纽约摩根大通投行。

知名财经科普UP主。2022年B站百大UP主;2022年抖音年度高光时刻作者;2021年度知乎新知答主。今日头条、腾讯科技、36Kr、领英等10余个平台优质内容创作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经济学是有温度的

第一章 日本之殇·一 泡沫是怎样产生的

导语

日本经济的复苏期(1946—1954)

日本经济的崛起期(1954—1972)

经济低迷期成功转型(1973—1985)

《广场协议》的始末(1985)

日本的经济泡沫

日本经济大崩盘

第二章 日本之殇·二 失落的三十年

导语

失落的三十年始末

经济刺激政策为何未达预期

日本的现状:迎来通胀

第三章 日本之殇·三 暴跌与闪崩

导语

日元汇率暴跌的来龙去脉

日元汇率暴跌导致的后果

日本政府的两难处境

外国资本做空日本国债

第四章 韩国 祸福相依的韩国经济

导语

独立初期,百废待兴

民主时期的韩国经济

韩国飞速发展的后遗症

第五章 印度 “神奇”的印度经济

导语

从被殖民到独立,印度经济的复苏之路

全球“外包之王”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经济发展的底层问题

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问题:巨大的贫富差距

第六章 希腊 希腊债务危机

导语

希腊经济的“奇迹”

救命稻草—欧盟

财务造假,混入欧元区

初入欧元区,经济被盘活

在次贷危机中“裸泳”

“欧洲三马”的救助

希腊民众的反抗

希腊的现状:任重而道远

第七章 欧盟 欧盟的诞生与危机

导语

欧盟及欧元区的形成

欧债危机始末

第八章 英国 英国经济与“脱欧”始末

导语

地理:英国到底由哪几部分组成

历史:从辉煌到没落

英国“脱欧”始末

英国的现状:在动荡中前行

第九章 中东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导语

从天而降的石油(1860—1930)

“七姐妹”时代(1930—1970)

OPEC时代(1970—1990)

混乱时代(1990年至今)

第十章 俄罗斯 独一无二的俄罗斯经济

导语

苏联时期的国民经济

寡头垄断时期

普京时代

2022年能源危机

第十一章 土耳其 特立独行的土耳其经济

导语

土耳其的经济发展背景

特立独行的土耳其总统

后记

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小Lin。

得书感谢您对《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国家治理理念下的国家审计职能变革 电子书
我国国家审计职能要满足国家治理的需求。本书研究内容包括对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作系统的阐述;分析了与传统行政相比国家治理理念的主要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机关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提出国家治理理念下国家审计职能变革的具体措施。
涛动周期论 电子书
《涛动周期论》的作者、经济学家周金涛提出了“人生发财靠周期”,这本书的副标题更直接:“经济周期决定人生财富命运”。这本书中分析了股票、商品、美元、黄金以及房地产等几乎所有大类资产的周期,并给出了投资建议。
中国的资本存量与宏观经济波动 电子书
本书以资本存量估计及其应用为主线,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933年的投资(资本集成)估计;1903~1952年中国的投资估算;1952年以来中国有效投资估计;基于资本存量,估算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并依此解释中国的高投资率现象;分析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中国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变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