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由梁永佳教授主编,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

内容简介

本辑作为创刊十年献礼,重磅刊载“纪念吴定良院士逝世五十周年暨浙大《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现场的学者讲稿和相关讨论,既生动回顾本刊发展历程,又全方位、多维度回顾和展望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汪晖教授、赵鼎新教授和庄孔韶教授,提纲挈领地点出核心议题,共同探讨人类学面对新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如何突破现存的方法论、本体论困境。多位学者积极互动,分享成果,研讨如何跨越人类学的边界、人类学如何实现本土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此外,本辑特别推出科技人类学专题,关注现代科技冲击下的个体生活和社会命运将何去何从。还刊载了《论君长》《大转型》《昔兰尼加的赛努西教团》等经典书目的读书报告或书评。

作者简介

编者梁永佳,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曾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近年来,梁教授主张“以中释外”,致力于用中国古代思想解读远方的社会文化,同时通过加强当代中西方学术的对话,探索中国概念的社会科学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纪念吴定良院士逝世五十周年暨浙大《人类学研究》研讨会专栏

空间革命、多重时间与置换的政治

解释的层次与诠释圈

从《人类学研究》谈起

上海都市体验研究的三条路径

从感觉开始

继承吴院士遗志,做好表型组研究

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研究

浙江大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

吴定良的研究与收集的标本

批判的人类学与人类学“批判”

中国人类学与后殖民批判

费孝通的两种共同体理论的张力及其解决

流动的收割机——收获期南京市郊外农村的即兴分工

技术的选择与现代物质文明——对华南农村地区日常厕所实践的反思

技术选择中的社群因素——以网约车竞争压力下的出租车司机为例

祭祀用品流变与白族烧包习俗再造——以七月半洱海北部定期市“火衣”买卖为视角

关于父权制概念在中国和人类学中的讨论

物口控制的自然机制及其对人类的启示

试论人类学的道德转向

夹坝者的抉择—— 关于清代郭罗克“夹坝”的人类学阐释

三界之间的“专业户”——重庆一位仪式专家的生成及其社会机制

“晚年列维-斯特劳斯”的遗产

读《论君长》第二章

结构人类学中的历史

萨林斯的“墨西哥的陌生人-王”

作为儿童的国王和作为保姆的人民

中心—边缘体系的文化政治

主权考古学

整合社会与双向发展——读《大转型》

贝都因人从部落到国家的进程——读《昔兰尼加的赛努西教团》

稿约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梁永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