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收藏

大宋收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再现宋代帝王雅好与士夫风尚,感受收藏里的生活美学。

内容简介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过,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五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宋代是我国收藏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本书摒弃了通常的以时间或藏品为脉络的写作方式,从宋人的收藏主体和行为入手,将收藏分为帝王和士大夫两大类,深入系统地分别考察皇家与士夫的藏品搜集、保存、整理以及由此生发的政治功用、文化活动、社会现象乃至历史事件等。同时,又围绕宋人的收藏活动,提炼收藏对宋人美学生活的影响,在收藏的行为逻辑上串联成线,试图勾勒出宋代收藏的图景。

书中引证丰富,大量考据宋人笔记和史料,同时参考最新研究成果,并配了一些文物和书画艺术品的照片,不仅可以窥见宋代收藏活动,而且可以领略影响至今的宋代美学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白俊峰,生于1976年,祖籍冀南,现居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作记者,现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与收藏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收藏史研究的新视野

自序

导言

上部 帝王雅好

集藏与赏赐

太宗朝的民间淘宝

令人咋舌的一次进献

历史带来的错觉

皇帝的赏赐与恩惠

保存与整理

藏品的安身之所

如何保管和整理藏品

以宣和冠名的三部著作

分享与展示

可以借阅的“国家图书馆”

盛大的“艺术品博览会”

皇帝宴会上的“主角”

皇帝与高参

太宗的前朝画师“淘宝队”

仁宗的御用布衣“音乐家”

徽宗的参谋“天团”

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

以皇帝为核心的收藏圈

嗜古与复古

金石的“政治功能”

仁宗朝的“造作新乐”

哲宗朝的“传国玺”

徽宗朝的“大晟编钟”

律令与盗掘

律令与“掘钱”

猖獗的盗墓

规定与现实的取舍

图谏与权谋

一幅画扳倒了王安石

“流民图”的图画范式

另一件不得不说的“艺术品”

战争与命运

天灾与人祸

皇家藏品的浩劫

艮岳的文学想象

下部 士夫风尚

市集与淘宝

古代城市的“高光点”

交易市场之种种

大相国寺:淘宝圣地

交换与唱和

欧阳修的收藏“朋友圈”

苏轼与王诜的交换与唱和

王诜与米芾的藏品交换

生活方式的雅化

书楼与画船

万卷书楼,抄阅成风

一船书画,载满梦想

两处园林,别样风味

疑古与正史

自号“六一居士”

“正经补史”的历史使命

十八年写成《集古录》

考古与图谱

“蓝田四吕”名不虚传

《考古图》开创的“读图时代”

寓意与留意

苏轼的生活美学

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

历史的复杂性与生活的多样性

存真与作伪

作伪泛滥的时代

米芾对藏品的鉴定与保管

米芾与王诜的“作伪二人组”

难以琢磨的作伪心态

民风与时俗

“四般闲事”中的收藏

民间趣味与收藏交易

士夫与民间的“隔阂”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大宋收藏是2021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白俊峰。

得书感谢您对《大宋收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知宋·宋代之儒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宋代之儒学。
紫砂与常滑烧收藏经典 电子书
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近20年来收藏的紫砂和常滑烧壶器五百余件,这些作品展示了现代紫砂艺术艺人和常滑烧制壶技师的技艺。
晋宋社会文化史论 电子书
魏晋玄学及其玄化风尚,是文、史、哲等多学科学者长期集中研究的课题,而本书“正题反作”,力求对当时反玄风思潮加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内容既有魏晋玄学与玄风、士族社会家学门风等问题;也有晋宋之际北府地域学术群体与门第寒微学术群体的兴起及其学风特征等问题;还有涉及中下层社会文化上浮及其与上层社会文化混杂的雅俗融通问题,如东晋、刘宋时期佛教僧尼生活的世俗化及其参预政治活动,以及刘裕称帝过程中对术数文化的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汉宋卷。
完整的天下经验:宋辽夏金元之间的互动 电子书
“夷夏之辨”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这本著作,从多维视角中探寻边疆民族的时空转换,话语新锐,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