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层状球体介质模型与地球曲率对大地电磁响应影响,探讨起伏地形对MT资料畸变及反演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在场源平面波模型的假设前提下推导了层状球体介质模型LMT一维正演公式,编写了层状球体介质模型一维正演程序;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计算,研究了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电磁场响应的影响,从而为LMT剖面资料的资料处理和反演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在对若干典型地形模型MT带地形二维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起伏地形对MT资料产生的畸变影响;根据本书的研究剖面碌曲-中江和名山-广元剖面的实际地形进行了模拟,考察了目标剖面大地电磁响应受地形影响的特点,并采用MT Zohdy二维带地形反演程序对受畸变的正演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MT二维带地形反演技术可有效的消除起伏地形对MT资料产生的畸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后续章节,本书分别探讨了上扬地块西缘MT剖面和LMT剖面控制区域中上地壳电性结构模型和岩石圈电性结构模型。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长周期大地电磁法在我国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1.3.2 上扬子地块西缘构造带深部地质构造的已有认识

1.3.3 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地球曲率对LMT资料的影响研究

2.1 LMT的数学物理基础

2.2 层状球体介质模型LMT正演理论

2.2.1 LMT理论的假设

2.2.2 平面波入射均匀介质球体的波阻抗

2.2.3 平面波入射多层介质球体的正演理论

2.3 理论模型算例

2.3.1 均匀球体模型和均匀半空间模型

2.3.2 模型二 2层介质模型

2.3.3 模型三 H型介质模型

2.3.4 模型四 HK型介质模型

2.3.5 模型五 6层地电模型

2.3.6 模型六 典型稳定地台地电模型

2.4 地球曲率对LMT的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T Zohdy二维带地形反演成像技术

3.1 MT二维地形影响分析

3.1.1 模型一 凸地形模型

3.1.2 模型二 凹地形模型

3.1.3 模型三 斜坡台阶地形模型

3.1.4 模型四 垂直台阶模型

3.2 MT Zohdy二维带地形反演理论

3.3 二维地形模型反演计算

3.3.1 模型一 凸地形含低阻体模型

3.3.2 模型二 凹地形含低阻体异常模型

3.3.3 模型三 复杂地形含低阻体异常模型

3.3.4 模型四 凹地形含高阻体模型

3.3.5 模型五 复杂地形含高阻体模型

3.4 碌曲—中江剖面和名山—广元剖面地形影响分析

3.4.1 碌曲—中江剖面地形影响分析

3.4.2 名山—广元剖面地形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碌曲—中江MT剖面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4.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4.2 剖面位置及野外观测

4.3 宽频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与定性解释

4.3.1 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分析

4.3.2 区域电性主轴和二维性分析

4.4 大地电磁带地形二维反演

4.4.1 资料预处理

4.4.2 MT二维反演解释

4.5 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4.5.1 中上地壳电性剖面电性结构基本特征

4.5.2 中上地壳电性剖面构造分区

4.5.3 西秦岭造山带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4.5.4 松潘—甘孜地块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4.5.5 上扬子地块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4.6 取得的主要认识

4.6.1 中上地壳壳内低阻高导层分布态势

4.6.2 中上地壳尺度上初步探讨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的深部根源

4.6.3 初步推测川西前陆坳陷带内存在德阳古凹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碌曲—合川LMT剖面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5.1 LMT剖面位置和野外资料采集

5.2 LMT资料处理与定性分析

5.2.1 宽频MT和超长周期LMT资料拼接

5.2.2 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分析

5.2.3 区域电性主轴和二维性分析

5.3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反演解释

5.4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4.1 岩石圈电性剖面电性结构基本特征

5.4.2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电性剖面构造分区

5.4.3 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4.4 松潘—甘孜地块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4.5 上扬子地块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5 上扬子地块西缘岩石圈深部边界探讨

5.6 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岩石圈高阻楔形构造探讨

5.7 取得的主要认识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名山—广元LMT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6.1 LMT剖面位置和野外资料采集

6.2 LMT资料处理与定性分析

6.2.1 LMT资料处理

6.2.2 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分析

6.2.3 区域电性主轴和维性分析

6.3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反演解释

6.4 名山—广元LMT剖面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6.5 “5 ·12”汶川地震及余震分布规律探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取得的主要成果

7.3 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研究是2020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覃庆炎。

得书感谢您对《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电生理学概论 电子书
本书先概述电生理学的简史,再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离子通道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的离子通道病加以介绍,还从运动生理学领域常用的心电、脑电、肌电技术入手,介绍这些常用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 电子书
本书综合了神经解剖、神经电生理,神经内、外科,精神科、康复和护理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相容性溶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 电子书
系统介绍相容性物质并进行阐述。
在别的星球上 电子书
《在别的星球上》是吕都全面整理了当时天文学领域内最先进的成果,结合自己拍摄、绘制的图片资料而成的面向大众的天文科普图书。主要展示了人类对于太阳系的认知和研究,分别讲了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太阳等行星、恒星的知识。吕都还简要梳理了人类天文学发展历史,并且,400多幅精美图片照片也使得本书在科普价值之上还具备了极大的艺术收藏价值。如今,对比zuixin的天文数据和信息,我们对书中
微积分辅导(上)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预备知识、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为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微积分课程的辅导教材,也可供各类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