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博学历史(全三册)

跟着唐博学历史(全三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发掘鲜有史料,颠覆传统观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央视《百家讲坛》80后主讲人、清史泰斗戴逸先生关门弟子唐博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

本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从浩繁史料中提取一个个精彩历史小切面,循政治、经济、文化三重线索,形成具有纵深感的历史论述格局,梳理数千年中国古代史脉络。作者不仅讲解生动透彻,且提供了鲜有史料,让你能够从另一种角度建构起更新颖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秦汉肇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乃至中华文明的肇始和奠基——政治上,郡县制和分封制拉开了集权和分权的漫长较量;经济上,核心产业的官营与私营利弊并存,政策时紧时松;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形成文化大一统的趋势。

《唐宋转型》:隋朝昙花一现、盛唐国力空前、两宋积贫积弱都聚焦于中华文明的“转型”——政治上,分权与集权的博弈仍旧是主轴;经济上,制度、交通和科技三大革命是关键基石;文化上,理学和文学为典型代表,理学诞生了新儒学,古典文学达到鼎盛,市民文化开始崛起。

《明清变局》:六百年大变局悲喜跌宕,承上启下——政治上,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两千年来的君相之争以君主的完胜告终;经济上,“重农抑商”依然是总基调,但城市化和商业化进展注入了新因素;文化上,开创少总结多,市民文化勃兴,西学东渐。

作者简介

作者唐博,历史学博士,财经专栏作家。《百家讲坛》80后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师从戴逸教授,主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城市史,曾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

出版《我们这辈子:清朝皇帝回忆录》《亲历三百年:明朝皇帝回忆录》《住在民国:北京房地产旧事(1912-1949)》《驿站小史》《清案探秘》等多部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秦汉肇基

自序

引言

第一专题 集权与融合:传统政治的肇基

第一章 摇摆:分封与郡县的迷局

一、八百诸侯到战国七雄

二、汉承秦制的进与退

三、贾谊与治安策

四、削藩与推恩

五、侨置与土断:南北对峙的怪胎

第二章 梦魇:脱不开的皇权漩涡

一、神秘的巫蛊

二、解密外戚和宦官

三、“三公”与中朝

四、谶纬与秦汉政治

五、死于军阀

第三章 血火:在硝烟中共生

一、长城内外

二、白登之围

三、“五胡乱华”

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五、北朝的汉化与胡化

第二专题 私有与官营:传统经济的肇基

第四章 分地:从井田到私田

一、井田制的蜕变逻辑

二、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变法的贡献

三、使黔首自实田:中国传统土地制度的滥觞

四、土地兼并:传统王朝的无解循环

五、度田事件:永远查不清的财产

第五章 资源:从放任到专营

一、国人暴动:与民争利的首次试水

二、货币的力量:秦半两到汉五铢

三、盐铁的力量:管仲改革到七国之乱

四、管还是放:盐铁专卖到盐铁会议

五、重农抑商:传统中国经济国策的奠定

第六章 要素:从蒙昧到进步

一、青铜文明

二、牛耕、铁器和水利工程

三、车同轨和秦驰道

四、张骞凿空西域与丝绸之路

五、早期驿站故事

第三专题 百家与一家:传统文化的肇基

第七章 百家争鸣:奇华竞放的时代

一、不一样的孔孟

二、多面手老子

三、墨家为什么没有市场

四、庄子和荀子

五、法家的悲喜剧

第八章 不一样的儒家

一、焚书坑儒真相

二、黄老无为:汉初政治的指导思想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霸王道杂之:真正的汉家统治术

五、儒释道的演进与合流

第九章 书写秦砖汉瓦

一、汉字的演变

二、诗赋的演变

三、中医的演变

四、蔡伦:一个宦官的科技生涯

五、祖冲之:伟大的发明家

第四专题 梦境与困境:传统个性的肇基

第十章 从唯才是举到阶层固化

一、从军功到察举

二、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高攀不起的汝南月旦评

四、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五、豪门与寒门轮替

第十一章 从解民倒悬到脱离实际

一、另眼旁观商纣王

二、备受争议的王莽改制

三、如何看待黄巾起义

四、琅琊榜:南朝政治衰败之路(上)

五、琅琊榜:南朝政治衰败之路(下)

第十二章 跳脱脸谱,追根溯源

一、再论秦皇汉武

二、昭君出塞的历史争论

三、“刺史”兴衰(上)

四、“刺史”兴衰(下)

五、传说中的魏晋风度

唐宋转型

引言

第一专题 分权与集权:政治的转型

第一章 宫斗:改写历史的“女人”与“政变”

一、喋血仁寿宫

二、迷倒六个帝王的萧皇后

三、风雨骆宾王

四、大明宫的刀光剑影

五、生离死别马嵬坡

第二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三省六部的嬗变

一、房谋杜断:隋唐宰相制度的滥觞

二、中书门下:从三权制约到中书独大

三、牛李党争:两败俱伤的窝里斗

四、二府三司:相权的再度分割

第三章 我的地盘谁做主:再谈藩镇割据

一、渔阳鼙鼓:毁灭盛唐的内战

二、夜袭蔡州:重振朝纲的假象

三、白马之祸:天下唯兵强马壮者为之

四、政坛不倒:“长乐老”冯道的为官之道

五、杯酒释兵权:矫枉过正留隐患

六、元代行省:外强中干的封疆大吏

第二专题 外向与内敛:经济的转型

第四章 制度转型

一、均田制:传统盛世的发动机

二、两税法:财富分配的新思路

三、王安石变法:深接地气的改革

第五章 科技进步

一、变异前的三大发明

二、曲辕犁:农耕时代的“革命”

三、《梦溪笔谈》及其作者沈括

四、运河改变中国

五、《授时历》的历史创举

第六章 活在唐宋

一、城市:从宵禁管制走向沿街摆摊

二、乡村:巾帼英雄塑造“衣被天下”

三、纸币:新金融工具昙花一现

四、市舶司:蓝海时代的肇始与中断

第三专题 理学与文学:文化的转型

第七章 有唐宋特色的新儒学

一、科举制:选人用人的方向性变革

二、相由心生:程朱理学的兴起

三、格物致知:程朱理学的势强

四、似玄非玄的陆王心学

第八章 诗词璀璨的大时代

一、李杜文章传千古

二、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

三、豪放与婉约的蹉跎岁月

四、抗金文人的壮志未酬

第九章 市民文化的新平台

一、清明上河:盛世炫彩看书画

二、六月飞雪:《窦娥冤》借古讽今

三、千里姻缘:除旧布新《西厢记》

第四专题 奇葩与日常:个性的转型

第十章 走下神坛的明君

一、二世之隋:本不该“两极分化”

二、唐太宗:从善如流到不再纳谏

三、宋孝宗的AB面

四、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中原之路

第十一章 走上前台的“女神”

一、高阳公主和她的不伦之恋

二、道不完的上官婉儿

三、与众不同的鱼玄机

四、梁红玉的传说与现实

第十二章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一、三征高句丽

二、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烛影斧声

四、澶渊之盟

明清变局

引言

第一专题 君相之争大结局

第一章 丞相的存废

一、“云奇告密”的真真假假

二、胡惟庸和他背后的男人们

三、刘基黯然离场

四、权力之巅的明争暗斗

五、停不下来的杀戮

六、走上政坛的大学士

七、阁臣大行其道的政治悖论

第二章 “特务”遍地走

一、酷吏纪纲的人生闹剧

二、“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宦官擅权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三、东厂和西厂:制约相权扩张的大杀器

四、军事体制的调控与失灵

五、严刑峻法管不住贪腐横行

六、明朝末年的政坛三大病灶

第三章 奏折:改写政治史的纸片

一、清帝集权的头号拦路虎

二、四两拨千斤的最高权力转移之路

三、曹雪芹家族和请安折

四、请安折变身奏折

五、清朝的奏折是个什么样

六、军机处:全新的秘书班子

七、内阁还能干什么?

八、开创性的权力交接模式

第二专题 落日余晖看经济

第四章 过日子

一、“吃素”的帝王家

二、琳琅满目的百家饭

三、美酒佳酿,精茗蕴香

四、从没见过的新食物

五、中国人为什么会多起来(上):徒有虚名的“黄册”

六、中国人为什么会多起来(下):税制改革激活人口统计

七、蹙额兴叹的人口问题

第五章 面向海洋

一、一个洋人眼中的“郑和下西洋”

二、中国人远航的肇始与绝唱

三、“倭患”背后的中日关系

四、双屿港的纠结:朱纨的悲情与无奈

五、“倭寇王”王直的梦想与现实

六、明郑时代:一个海上商业集团的兴衰

七、江南三织造:外贸繁荣的强大支撑

八、进京告御状的洋鬼子

九、充满争议的“闭关政策”

十、律劳卑事件:闭关时代的中英贸易摩擦

第六章 跨越城乡

一、清江兴衰:活跃在运河上的市镇

二、市民阶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三、区域商帮:游走天地间,汇通大中华

四、小官巨贪:现实版“官场现形记”

五、道光萧条:前所未有的难题

第三专题 戴着镣铐修文治

第七章 士大夫的头脑风暴

一、钦点免试的七品官

二、文治背后的“无底洞”

三、千奇百怪的文字狱

四、八股取士与乾嘉学派

第八章 全世界的“中国热”及其冷却

一、利玛窦“登陆”

二、汤若望的“郁闷事”

三、启蒙思想家的“中国热”

四、中国城乡的“中国热”

五、“中国热”是如何冷却的

六、解不开的“李约瑟难题”

第四专题 被误读的历史

第九章 被误读的改革

一、福祸相倚

二、问题成堆

三、改革走偏

第十章 被误读的大战略

一、“西师”四百年(上)

二、“西师”四百年(下)

三、大一统的理想与现实

四、明清两代的治边之策

第十一章 被误读的英雄

一、郑施交恶

二、一个关系户引发的血案

三、郑成功:离英雄还有多远

四、施琅:都是“专征权”惹的祸

五、从将军到土地爷

第十二章 被误读的战争

一、第一份战报疑点多

二、第二份战报露马脚

三、不一样的传教士记述

四、到底打赢了没有

五、主帅为什么会被免职

写在最后

跟着唐博学历史(全三册)是202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出版,作者唐博。

得书感谢您对《跟着唐博学历史(全三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电子书
10大主题,171个小话题,本书带你全景式漫游大唐。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镜像中的历史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蒙古历史拼图 电子书
作者以关键词的形式梳理明以前的蒙古史,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