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的乡土性

流变的乡土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展现快速转型时期中国乡土社会变迁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制度与市场的分析框架内论述了村民同土与乡的关系演变过程,阐述了乡土性在村民城乡流动中经历移植、消解、重构的辩证流变历程。乡土社会有闭合性与开放性两重属性,因此关注村落发展需要具有向内与朝外的视野。

作者简介

作者熊凤水,1980年生,安徽省宿松县人,法学(社会学)博士。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第三批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流动人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案

四 调研资料收集

第二章 生发于泥土中的乡土性

一 植根于“土”上的生活

二 乡土性:土的凝固与乡的封闭

三 个人与社会间的低层次互构

四 缺位市场下发展机会的迷失

第三章 外出务工的兴起与乡土性的移植

一 外出务工的兴起

二 自我认同模糊:事实上的“第三种人”

三 乡土性的选择性移植

四 制度的不完善与市场的门槛

第四章 游走于城乡之间乡土性的消解

一 流动到城市打工:挣脱“土”的束缚与“乡”的限制

二 务工背景下的乡土性消解

三 个人与社会间的初级良性互构

四 市场体制下发展机会的扩充

第五章 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乡土性的重构

一 村民职业的更新升级

二 个人与社会之间走向更高级阶段的良性互构

三 城乡一体化目标下的市场发育与完善

四 和谐社会建设:乡土性的重构

第六章 乡土性流变与村落整合

一 乡土性流变的方式

二 乡土性流变的路径

三 乡土性调适与农村社会整合

四 开发乡土与服务现代

第七章 乡土边界与村落发展

一 闭合与开放:乡土社会的二维属性

二 向内与朝外:村落发展的二维视野

三 三栖模式:乡土性闭合与开放的聚合

四 制度变迁、市场培育与乡村发展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一 制度、市场双维作用下村民同“土”“乡”关系的演变

二 乡土性流变的理论对话

三 乡土性:转型中国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流变的乡土性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熊凤水。

得书感谢您对《流变的乡土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第十卷) 电子书
关于“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这个课题,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电子书
将东亚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韩国视为东亚社会发展研究重要对象,通过审视两者的发展困境及其经验,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为共生互促的关系。
现场:生命激荡的2008 电子书
用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面,将我们拉回到当年举国轰轰烈烈抗震救灾的社会图景中。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制的变迁与重构 电子书
本书提出,重建社区,发展多功能合作组织是合作制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电子书
本书是首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获奖论文的合集。